幼儿园顺数与倒数教案,幼儿园找规律应该怎么教

幼儿园顺数与倒数教案,幼儿园找规律应该怎么教
本文主要针对幼儿园顺数与倒数教案,幼儿园找规律应该怎么教和好玩的规律教案大班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幼儿园顺数与倒数教案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变动的内容,也可以通过阅览本文做一个参考了解,希望本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顺数与倒数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会顺数与倒数,学会顺接数、倒接数。

  2、在游戏中感知倒数与顺数的规律,开拓幼儿的思维发展。

  3、情感上: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积极主动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理解顺数与倒数的内在规律。

  【活动难点】

  学习倒数、倒接数

  【活动准备】

  1、1—10磁性数字卡2套、方向箭头1个

  2、青蛙10个,荷叶若干个

  3、一样火车头图片2个(区别:车牌号不一样)

  4、高楼模型1栋、1—10粘贴数字1套

  5、《开火车》音乐

  【活动过程】

  一、启动部分:

  (一)教师自我讲解,表达认识新朋友的愉悦心情。

  (二)教师以谈话的方法,导入青蛙,及要去参观青蛙的新楼房的主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进行知识铺垫。

  1.通过拍手游戏感知数量当中多1与少1的关系。

  2.数字感知多1与少1的关系:如:比2多1的数是几?比9少1的数是几?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报数的方式,使幼儿初步感知顺数与倒数的内在规律,并进行小结:我们把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这样排列的一排数叫顺数。从大数到小数排列,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l,这样排列的一排数叫倒数。

  (二)教师引导幼儿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观察、感知因为方位的变化,数的顺序也会出现变化。

  (三)学习夯实:

  1.教师以神奇的口吻,导入青蛙,以找寻青蛙不一样点的方式,引导幼儿发现有的青蛙胸前没有数字,并启发幼儿进行按规律填数字。

  2.以青蛙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引导幼儿进行从任意数起的顺数与倒数练习。

  3.教师以乘坐小火车参观青蛙的新楼房的方式,导入小火车,引导幼儿对车牌号码变换方向进行观察,再次感知因为方位的变化,数的顺序也会出现变化,并引导幼儿按照车牌号的排列规律结合报数乘坐火车,以参加的形式体验、感知顺数与倒数。

  4.以观察楼房的方法引导幼儿进行顺接数与倒接数的练习。如:住在5楼的**想到1楼的**家串门,要走哪几层楼?……

  5.教师以祝福青蛙搬新家的方法,引导幼儿参加游戏,再次进行顺接数与顺倒数的练习,如:“拍拍手,来数数,123,马上数……”(456),“拍拍手,来数数,987,马上数……”(654)。

  三、结束部分

  拓展幼儿思维,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哪里有顺数与倒数,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同爸爸妈妈共同找寻、查阅资料,顺数与倒数还应用在什么地方些方面,下周一各位考生共同分享。

幼儿园找规律怎么给孩子介绍?

我家孩子在练习找规律时是在生活中以游戏的形式学习的,例如说孩子比较喜欢的串珠子,例如说摆不一样颜色的积木块,涵盖吃饭时一口菜一口饭,并没有刻意的介绍,当玩这个游戏玩习惯了以后,她自然而,然的就可以了。实际上有不少知识都是生活经验,多玩多体验是上策。

在幼儿园教孩子找规律,可以先从同样的颜色,同样的形状,同样的作用,慢慢引导先做示范,然后让孩子按照示范找一样孩子在幼儿园就很快学到找规律了。

什么是规律课教学?

规律课教学是指在教学途中,根据一定的顺序和脉络,将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系统地呈现给学生,并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并熟悉知识当中的内在关系和规律,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教学方式。

规律课教学注重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当中的上下衔接及脉络的延伸,通过剖析解读问题的方式、步骤和思路,使学生可以理解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的实质及其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处理能力。

通过规律课教学,学生可以更深入透彻的理解和应用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提升学习效果。

规律课教学就是找规律的课堂教学。

比如,材分析:《找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课标要求:找规律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一部分简单图案或数字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的意识。因为这个原因在教学中注意学生生活实质上,从详细的情境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活动性和探究性比很强,故此,教学时多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小组交流的方法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等活动发现最简单图形变化规律,并创造出有规律的图案。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推理能力,提升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数学的情感。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5页例题一

教学重要考试难点及核心内容:

1、探索一部分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规律。

2、会运用规律处理一部分简单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具准备:课件 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感知规律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既然如此那,就跟着老师一起做

(拍手-拍手-跺脚)3次

小朋友猜一猜接下去老师会怎么做?(指名回答) 你猜对了,(指名做动作)你是咋想的?

是什么颜色的灯笼?

2、小结:生活中常常会碰见像这样按一定的规律依次持续性重复产生的事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初步感知规律一词。

二、自主探究,进一步认识规律

1、教学例题一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师:校园艺术节快要到了,学校准备召开文艺汇演,小朋友已经在布置会场,这么漂亮的会场中都拥有什么?(课件出示主题图)

预设:灯笼、彩花、彩旗、考生们在跳舞。(引导学生有顺序说出自己的发现)

师:认真观察图中的人和物的排列都拥有什么规律?

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再到小组中交流,最后选小组板前汇报。

(2)引导学生描述图中的各自不同的规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规律的理解。

预设1:彩旗是根据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一面红旗这样的顺序重复排列的。

学生汇报后追问学生:你观察的真认真!说的真不错!是否有和他的发现明显不同的?

小结:师充分肯定、赞同小朋友的说法并告诉他们不管从哪个方向观察都会有不一样的规律。

预设2:彩花是根据一朵红花、一朵紫花、一朵红花、一朵紫花这样的顺序依次重复产生的。

预设3:彩灯是根据一盏红灯笼、两盏蓝灯笼、一盏红灯笼、两盏蓝灯笼这样的顺序重复排列的。

预设4:跳舞的考生是根据一名男考生、一名女考生一名男考生、一名女考生这样的顺序依次重复产生的,围成圈的!(学生汇报时师板书:依次、重复产生)

师小结:小朋友们你们可真棒!这么多难题都难不住你们,为什么找的有快有准呢?(因为他们的排列有规律)

(3)按发现的规律圈一圈。

师:小朋友们发现的规律可真很多!在每组规律中都拥有重复的部分,出示三角形,找到重复的部分。(师演示)

小结:全部排列的规律都是根据顺序一组一组地持续性重复产生的,请考生们正确圈出重复的部分。

(学生动手在书上圈一圈重复的部分)

指名说一说是什么样圈的。(师多媒体出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能力,发现这当中的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

2、夯实练习

(1)课件出示习题或套卷,学生完成。

(2)考试教材85页做一做。

你想怎样设计?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三、探索实践

师:会场布置的这么漂亮,那么,我们小朋友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手中的用学具摆一摆,比一比,看谁能摆出既漂亮又有规律的图案。

(学生拿出备好的各自不同的颜色、形状不一样的图形数个,动手在纸板上有规律地排列,然后交流)

小组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实践,扩展新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欣赏规律:

课件演示平日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学生欣赏规律,感受规律。

五、全课小结

以上就是本文幼儿园顺数与倒数教案,幼儿园找规律应该怎么教的全部内容,关注博宇考试网了解更多关于文幼儿园顺数与倒数教案,幼儿园找规律应该怎么教和大班的相关信息。

本文链接:https://bbs.china-share.com/news/355404.html

发布于:博宇考试网(https://bbs.china-share.com)>>> 大班栏目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最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博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ffsad111@foxmail.com

TAG标签:

   ">幼儿园找规律怎么给孩子讲解       ">幼儿园找规律应该怎么教       ">好玩的规律教案大班       ">幼儿园顺数与倒数教案   

大班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