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六盘山启示?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红军,在六盘山前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在战斗成功的鼓舞下,当天下午便一鼓作气翻过了六盘山。10月20号到月底30号左右,到达陕北,...
读后感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红军,在六盘山前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在战斗成功的鼓舞下,当天下午便一鼓作气翻过了六盘山。10月20号到月底30号左右,到达陕北,成功地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首诗就是毛主席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它生动表现了毛主席及其统率的英雄红军成功地登上六盘山后,远望云天,抒发了彻底打垮国民党的坚强决心,发誓将革命进行究竟的壮志豪情。
长空高阔白云晴朗, 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 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 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 六盘山上雄峰再拔, 烈烈西风漫卷着红旗。 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 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狂龙捆缚?
感受到了作者伟大的胸怀,对统一天下的必得之心
此词上阕从眺望远景起笔,写了登上六盘山所见到的北国清秋的景色,回顾了长征的成功,表达了红军北上抗日的坚强意志;下阕则写近处,如火的红旗在高山之巅,迎着西风舒卷,烘托了红军将士成功的英姿。上下两阕相对独立,却又紧密相连、一脉相承;在表现手法上,全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达到了情景交融、刚柔相济的妙境。
表现了作者坚持下去总会有收获的精神,马上就要要到达目标地的喜悦,和打败国民党反动派的决心.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人流高度聚集,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什么时候缚住苍龙?
1935年10月
【注释】:
六盘山:在宁夏南部,甘肃东部。
望断:望尽。
屈指:屈指计算。
红旗:一九五七年在《诗刊》创刊号上发表时作“旄头”。一九六一年九月为宁夏干部表达此词时改成“红旗”,手迹发表在该年十月七日的《光明日报》。
长缨:见《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注释。
苍龙:《后汉书·张纯传》,“苍龙甲寅”。注曰,“苍龙,太岁也”。古时以太岁为凶神恶煞,太岁在地上,与天上岁星对应。
【译诗】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
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
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
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
六盘山上雄峰再拔,
烈烈西风漫卷着红旗。
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
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狂龙捆缚?
【赏析】
并不是“没有人会登临意”,诗人毛泽东率众将士于1935年10月7日亲自登上万里长征最后一座主峰-六盘山主峰,面对西部的高天白云,清朗秋气,再凝望阵阵南飞的大雁,毛主席一抒胸中情怀,以闲远欢欣之气眺望又要启动的新的征战。诗人在这里心情是放松的、高旷的。在诗人所写的几首相关长征题材的诗中,就这一首是大好心态从心田里汩汩奔流而出的,没有半点悲烈之气,犹如作者自己所说这个时候的心境是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上半阕一开头,诗人从眺望远景起笔,西部秋景开阔,长空高朗,抹抹闲云轻漾,北雁在阵阵南飞,仿佛带走了诗人对过去南方生活及革命斗争的回忆及爱恋,马上又起豪气,“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从爽朗、舒畅之秋心转入英迈的青春吟哦,二万五千里长征已在脚下,长城之关口已经到达,好汉的业绩就要进入一马平川的阶段,诗人这时的确是幸福而自豪的。
而且,毛泽东式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气犹如“长征是播种机”,这豪气的种子已遍撒祖国亿万人民的心间。它已变成祖国人民表达各自内心英雄豪气的心理定式。他们不仅穿着印有这句诗的T恤衫攀登长城,而且,还经常从而句来表示战胜困苦艰难的决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犹如长征也成了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一样,诗人在这里以古“长城”二字融入了当代生活的精髓,并从而来形容英雄好汉战胜逆境乃区区小事,哪怕经历万千每一个分每一秒,也不够道哉。
下半阕,诗人将目光收到近处,高山之巅,红旗猎猎,红军将士在秋天的山峰间盘旋向前。马上吐出胸臆,随意化出宋代刘克庄《贺新郎》中三行:“问长缨,什么时候入手,缚将戎主?”而这里的“苍龙”出自唐颜师古注引汉代服虔曰:“仓龙,太岁也。”仓龙同“苍龙”,取此意,亦可解,因太岁系凶神恶煞,这里引伸为蒋介石反动集团就是“苍龙”。虽最末二行以设问句出之,但所起作用都是陈述式的肯定句,即总有一天,红军战士将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夺得最后的成功。
此诗写景、抒情工整分明,流转自然。上、下半阕均是一、二句写景,三、四句言志。情景交织,浑然一体,也是顺其古格;而以古格写今日生活,如此自然俊逸,实属不易。
再说一点个人对“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二句最初的体会。儿时对季节的变化只知冷暖,而不了解用字达意,自然更不可以以准确的诗意般的语言来形容秋天。
我首次可以说出秋天之美的文字,恰恰就是《清平乐·六盘山》的这头二句。第一是音韵之美吸引了我,马上才感受到画面之美,渐渐还认为了气味及光影之美,还有“雁”这个字的美;后来又在古诗词中持续性读到类似的感受。如秦少游的“目断征鸿南去。”潘岳的《秋兴赋》中的:“雁飘飘而南飞。”还有李白的“长风万里送秋雁,对这一可心酣高楼。”甚至王实甫《西湘记》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这当中最动我心的是王实甫的句子。但不了解怎的,可能是先入为主吧,可能是毛诗在这里所写秋景的空阔天空还有所注入的某种神秘悠长的浩然之音,我至今对秋天的感受仍基本是从此出发的。后来读了些西方文学,破了自己的一部分汉风之境又当别论,暂此不赘。
“六盘山上人流高度聚集,红旗漫卷西风”这句话的意思是像火一样的红旗,飘扬在高高的六盘山顶,烘托出红军将士的成功喜悦。
【出处】
《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主席的作品。该词最早发表在1957年1月的《诗刊》,1961年9月为宁夏干部表达此词时改成“红旗”,手迹发表在1961年10月7日的《光明日报》。
【原文】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人流高度聚集,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什么时候缚住苍龙?
【译文】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 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 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
六盘山上雄峰再拔, 烈烈西风漫卷着红旗。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 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狂龙捆缚?
【注释】
1、六盘山:在宁夏南部,甘肃东部。
2、望断:望尽。
3、屈指:屈指计算。
4、红旗:一九五七年在《诗刊》创刊号上发表时作“旄头”。一九六一年九月为宁夏干部表达此词时改成“红旗”,手迹发表在该年十月七日的《光明日报》。
5、长缨:见《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注释。
6、苍龙:《后汉书·张纯传》,“苍龙甲寅”。注曰,“苍龙,太岁也”。古时以太岁为凶神恶煞,太岁在地上,与天上岁星对应。
【赏析】
《清平乐·六盘山》是红军摧毁敌人最后一道封锁线,翻越六盘山人流高度聚集,成功在望时写下的词章。这首词既抒发了毛泽东及其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险阻、成功完成长征的英雄气概,又表达了他们誓将革命进行究竟的豪情壮志。
毛主席的这首《清平乐·六盘山》,意境深远,却又似举重若轻,这当中蕴含着是作者高瞻远瞩的豪迈胸襟与博大气度,诗人从六盘山山峰上仰望南飞的大雁,到笑看六盘山上的红旗漫卷飘扬,可以感受到作者情怀的递进,从候鸟南飞,到“屈指行程二万”中写长征之艰难,再到坚信成功的全面到来,作者笔锋几经转折,但坚定的信念和钢铁的意志自始至终凝聚其间,整首诗词激昂奋进,豪情壮志,隽永挺拔,给人无穷的精神力量,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在写作手法上,《清平乐·六盘山》上下两阕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言志,结构对称、美观。上下两阕相对独立又紧紧相连,上阕写眼前长征的成功,抒发红军将士的英勇斗志。下阕进一步联想,放眼以后,抒发誓将革命进行究竟的决心和气概。
在修辞手法上,《清平乐·六盘山》中诗人运用了借喻手法,“长缨”喻指革命武装力量,“苍龙”借指蒋介石,诗人通过形象的语言表达了以武装的革命打败武装的反革命这一思想内容。最后一句“什么时候缚住苍龙?”以诘问的笔法来加强语言的表现力度,提高词的韵味。
以上就是本文清平乐六盘山启示,清平乐 六盘山有什么感想的全部内容,关注博宇考试网了解更多关于文清平乐六盘山启示,清平乐 六盘山有什么感想和读后感的相关信息。
本文链接:https://bbs.china-share.com/news/214803.html
发布于:博宇考试网(https://bbs.china-share.com)>>> 读后感栏目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最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博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ffsad111@foxmail.com
读后感
清平乐六盘山启示?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红军,在六盘山前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在战斗成功的鼓舞下,当天下午便一鼓作气翻过了六盘山。10月20号到月底30号左右,到达陕北,...
读后感
为勇敢喝彩的读后感? 1.增多自己的自信心,要让自己足够勇敢,唯有这样才可以取得自己想要的未来,给自己的人生一份精彩的掌声! 2.有勇气的世界才是自己的误会,未来要让自己为勇敢...
读后感
巴金繁星读后感四年级?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巴金在不一样时间、不一样地址位置看星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大 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光明的追求。 课文中选用了不少修辞手 法...
读后感
嘉莉妹妹是否有拍过电影? 还是叫《嘉莉妹妹》,英文叫Carrie (1952) 参考: 姓名: 詹妮弗.琼斯Jennifer Jones 生于: 1923年3月2日美国 职业: 演员 在影片《太阳浴血记》的结尾,那位有着印第安...
读后感
鲁迅作品故乡的中心思想? 鲁迅作品故乡的中心思想:一个方面反映客观现实生活,作品通过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对比,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给人民导致的苦难,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