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考往年考试时间,宣城我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介绍资料

安徽省考往年考试时间,宣城我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介绍资料

安徽考往年考试时间?

 安徽公务员考试时间大多数情况下具体安排在每一年的上半年三月份左右,往年作为例子,安徽公务员考试时间为3月27日,行政职业能力测试9:00—11:00,申论14:00—16:30。3月28日,专业知识9:00—11:00。

  以往年作为例子,安徽公务员考试时间详细具体安排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一)笔试考试科目、时间和地址位置

  笔试考试涵盖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在考试内容上反映分类分级原则。公共科目笔试考试涵盖《公务员行测》和《申论》两个科目。

  1.报考省市县级机关单位职位(不含行政执法类职位)的,时间和科目为:

  3月27日9:00—11:00《公务员行测》

  14:00—16:30《申论》A卷

  2.报考乡镇级机关单位职位(不含行政执法类职位)的,时间和科目为:

  3月27日9:00—11:00《公务员行测》

  14:00—16:30《申论》B卷

  3.报考公安机关执法勤务类、法检系统司法警察、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和市场监管、生态环保、文化旅游、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城市管理、应急管理等部门一线执法职位的,时间和科目为:

  3月27日9:00—11:00《公务员行测》

  14:00—16:30《申论》C卷

  报考有专业测试要求职位的报考人员除参与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外,还须对应参与计算机、法律、财会、外语、公安、军事知识等有关《专业知识》的专业科目笔试考试。笔试考试时间为往年3月28日9:00—11:00。

  笔试考试范围参照《安徽往年考试录用公务员考试大纲》。

  笔试考试地址位置:省直考点设在合肥市。各地考点设在设区的市政府所在地(报考广德市、宿松县职位的报考人员,分别在宣城、安庆市考点考试)。根据防疫相关要求,不适宜参与笔试考试的学员,不能参与考试。

安徽参与全国高中毕业考试时间为六月份的七号和八号

今年公务员省考早一点近30天,3月27日考试,主要还是怕疫情影响。

3月27日上午9:00-11:00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下午14:00-16:30申论,3月28日上午9:00-11:00专业课。

宣城我爱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讲解?

简介:宣城我爱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往年09月30日,主要经营范围为计算机软硬件、互联网工程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 法定代表人:刘浩☆ 成立时间:往年-09-30☆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工商登记注册号:341800000143844☆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点位置:安徽宣城市宣州区敬亭北路银城小区7栋709室

安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讲解?

安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是往年-01-15在安徽宣城市郎溪县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点位置位于安徽宣城市郎溪县经济开发区。安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41821550151890M,企业法人吴琼,现在企业处于开业状态。安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生产电力电子产品、计算机软硬件、新能源汽车配套产品;电力电子产品、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的技术开发;销售电力电子产品、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仪器仪表、环保设备、新能源汽车配套产品;锂电池、光伏设备、储能设备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维护、技术服务;节能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推广;工程设计;专业承包;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制要求或不允许企业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才可以开展经营活动)。在安徽,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229865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16家。本省范围内,现目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安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对外投资0家公司,具有1处分支机构。

中国十大城市排名?

我是城市课代表,一个热爱城市分析的自媒体,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实际上喜欢城市发展的网上的吃瓜群众,都会热衷于对中国十大城市的研究!中国十大城市,肯定不是指的面积,而是一个整体实力和表现的排位。在课代表看来,十大城市的排名是一个很综合性的研究。综合性说明了主观的概念,故此,在每一个人心中,都拥有自己的十大城市。但我们一定要拿出一个城市为评定十大城市的核心指标,实际上这个数据,也很简单,那就是GDP。现目前GDP也是联合国、世界银行涵盖我们国内统计局最信赖的一个数据!

根据GDP的定义,我们发现这是一个地区全部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后成果。其实就是常说的说,GDP包含了一个城市的商业、工业、农业、畜牧业、科技研发、教育、交通等等各行各业的统计。故此GDP的权威性与公正性是不容置疑的!为什么在百强县中,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长期以来都是各种机构的百强县常年前四位?为什么北上广深被觉得中国大陆四大一线?为什么杭州、宁波被觉得浙江双核?为什么沈阳、西安曾经的三位区号城市,现目前声音喊不响了?

答案很简单,这都是这里说的的GDP在引导一座城市格局!为什么上世纪80年代,东北地区这么牛?因为当时东北地区有6座城市挤入了中国城市GDP二十强!那些说自己科学教育、医疗、政治地位强的,说自己交通、旅游强的,假设结果GDP不突出,那是真的强吗?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为什么强?那是人家真的强,产业的强大,实质上反映在GDP总量里才是实打实的!

但是,并非说GDP就是完全的整体实力和表现反映,因为会撞见那些情况呢?当二个城市的GDP较为接近之时,我们一定要引入其他指标或者人均数据,进行辅助分析!或者当一个城市的GDP过高,但科学教育文卫、交通、金融等领域缺少之时,可能会被GDP很低的其他城市拉下马来!但各位考生一定要了解,这个GDP是很低,不是较弱!很低指的是与前者非常高的城市将比!

这里最明显的就是南京与苏州的关系,在不少机构发布的十大城市排名中,苏州虽然GDP近二万亿,中国经济第六位,但整体实力和表现排定中,仍然低于南京!这时候,你说GDP没用?

恰恰错了,要是GDP真的没用,西安、沈阳、郑州等城市的排名都会在苏州以前。南京的整体实力和表现仍然能在前十,不仅依靠了强大的科学教育卫文等软实力,更是依靠者这些软实力所出现的GDP!这说明南京的软实力一点都不虚,实打实在逐步递次推动城市的产业发展!

事实上中国十大城市的研究,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最核心的就是南京与苏州的排定!在中国的城市格局中,南京是六朝古都、高校云集、军区重地、长三角副中心,一直以来拥有着的独特地位。

但南京的GDP并非强项,十多年前,江苏内也只可以排第三,长三角城市群里还低于无锡和宁波!但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内需拉动为主的蓬勃发展和进步模式成为主流,南京的经济发展启动崭露头角。现目前已经超越了无锡和宁波,短时间内,南京的GDP排名还有上升的趋势!

公开资料显示,往年第一季度,因疫情影响,武汉的GDP成绩已经基本确定了。而天津因第四次经济普法的调整,数据也已经下调。既然如此那,第一季度的南京,创造了历史,南京GDP以3247亿元,超越了武汉、天津,位居了中国城市第9位。假设按此增速,既然如此那,南京全年的数据有期望进入十强。改革开放四十年,南京将第一次进入中国城市GDP十强!

假设南京的GDP进入十强,将让南京的整体实力和表现位列中国十大城市更稳固!而天津和武汉,这当中一个的GDP退出十强,仍然不可以动摇他们的十大城市地位。其实就是常说的说,苏州仍然没有期望进入十强城市的舞台。

中国十大城市,结合各种排行名单,再接合经济数据与软实力,课代表给出自己的一份思考!北京和上海为一个梯队,广州和深圳为一个梯队,这是前四名!后面六座城市继续是一个梯队,分别是重庆、天津、武汉、成都、杭州和南京!各自梯队内部不分名次,但三个梯队当中仍有一定的蓬勃发展和进步差距!对这一,你们有什么看法?

引子:我们国内城市化已进入新阶段,人口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资源。人口吸引力排名TOP10城市中,长三角(上海、苏州、杭州)、珠三角(深圳、广州、东莞)各占三席,人口吸引力突出,除开这个因素不说还包含北京、重庆、成都及郑州。

苏州 苏州 苏州 苏州 苏州 苏州 苏州 苏州 苏州 苏州

我是苏州的

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城市

  城市是现代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要载体,国家方面的竞争也越来越反映为城市当中的竞争。40年改革开放带动中国城市化迅速逐步递次推动,中国城市格局出现深入透彻变化,很多城市迅速崛起,也有一部分城市渐渐衰落或相对衰落。随着城市化进程进入中后期,中国城市的基本格局已经确定。根据人随产业走、产业决定城市兴衰、规模经济和交通成本等区位原因决定产业布局的基本逻辑,我们在往年4月《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往年》研究报告中对全国除三沙市和港澳台外的336个地级行政单元的蓬勃发展和进步潜力进行客观排名,深圳、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南京、武汉、重庆、天津、杭州位居前十。十大城市土地面积合计17.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8%;往年经济总量20.6万亿元,占全国的22.9%;常住人口1.4亿,占全国的10.3%;A+H股上市公司市值76.6万亿元,占全国的72.3%。

  十大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武汉、天津已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深圳、南京、杭州未来或有望进入国家中心城市行列;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建设目标为全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是我们国内城镇体系规划设置的最高层级是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层级之上产生的新的“塔尖”,集中了在空间、人口、资源和政策上的主要优势。往年原建设部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往年)》,定位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香港为全球职能城市。往年住建部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往年)》,在国家中心城市的名单中增多了重庆。往年5月,国务院和发改委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往年12月,国务院和发改委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往年2月,国家在《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整体上看,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分别引领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发展;重庆、成都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点是长江经济带上游的战略支撑;武汉辐射带动长江中游地区;郑州引领中原发展;西安辐射带动西北地区发展。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成都和武汉在排行名单中名列前十,郑州与西安分别是11名、14名。排行名单前十中的深圳、南京和杭州虽然暂时未入围国家中心城市,但整体实力和表现突出。

  NO1。深圳:从仰视香港的小渔村到引领全国的创新创意大都市

  改革开放推动深圳腾飞,从1979年人均GDP仅为香港1/11的小渔村到往年GDP超越香港成为活力四射的一线城市,往年以来年均人口增量超50万、居全国之首。40年前深圳只是宝安县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渔村,1979年人均GDP唯有606元,仅为一河之隔的香港的1/11。得益于改革开放,1979年深圳被确定为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在“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等口号引领下,深圳创造了举世瞩目标深圳速度,算得上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缩影。往年深圳GDP突破2.4万亿,仅低于上海和北京,位居全国第三,人均GDP达18.6万元、居全国第一;往年GDP同比增长7.6%,在一线城市中增速最快;常住人口达1303万,往年以来常住人口年均增量均超50万,居全国之首;还,人口结构很年轻,15-59岁年龄段人口比例高达81.9%,远高于北京的73.5%、上海的70.8%、广州的74.7%。尽管在发展途中也一度面临挫折,例如往年影响巨大的网文《深圳,你被谁抛弃》发出了深圳面临衰落的“盛世危言”,但深圳通过深化改革开放重新集聚了发展动能。与厦门、珠海、汕头等经济特区相比,深圳一枝独秀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毗邻经济发达的香港,初期可以便捷地接受香港及境外的投资和产业转移;二是发展初期一穷二白,不受旧有体系的羁绊;三是深化改革坚持创新,紧跟时代持续性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深圳从“制造工厂”迎步冲向“硬件硅谷”、“创新之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成为支柱,占GDP比重达到38%。改革开放初期,深圳以来料加工、来料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为主,初步达到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的转变。1990年代深圳凭借地缘优势承接国际产业梯度转移,以电子和计算机为龙头的高科技企业及配套产业集群启动快速发展,华强北有“中国电子第一街”的说法。往年中国加入WTO后,深圳的政策优势带来一定减弱,面临金融业和制造业流失的困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昔日的“制造工厂”迎步冲向“硬件硅谷”、“创新之城”。通过对比发现,在电子信息产业,诞生了华为、中兴、大疆等行业天花板第一梯队级别;在网络产业,腾讯成为世界最大的网络科技公司之一,金蝶成为全球领先的在线管理及电子商务服务商;在生物医疗产业,华大基因是中国第一、世界领先的基因组测序机构,迈瑞医疗是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供应商。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深圳的支柱产业,往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多值合计9155亿元,占GDP比重达38%。这当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多值达到4772亿元,占GDP比重达百分之20。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8万件,居全国第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总数高达1.4万家,位居全国第二,仅仅略低于北京。

  深圳面临着土地资源不够、产业外迁、城市更新、高质量公共服务资源短缺等问题。第一,深圳土地面积仅为1997平方公里,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的1/8、1/3、1/4,发展空间严重不够。第二,随着深圳土地成本上升,部分制造业生产部门启动外迁,华为生产手机和pad的终端总部搬到东莞,中兴将生产基地迁往河源,比亚迪在汕尾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为破除土地资源无法提升的尴尬境地、推动区域协同发展、降低企业成本,深圳尝试发展飞地经济,如往年成立深圳汕尾特别合作区。第三,深圳市有全国规模最大的城中村,城市更新任务艰巨。往年深圳城中村用地总规模约320平方公里,占深圳总面积的16%。第四,高质量公共服务资源供给短缺已成为制约深圳发展的无法提升的尴尬境地。教育方面,基础教育学位供需十分慌张,往年公办小一学位缺口达4.6万个;科学教育资源不够,虽在大力引进国内名校,但要形成规模还需时日。医疗方面,全市各级各种医院数量唯有134家,分别仅为北京的19.1%、上海的38.4%和广州的58.5%;三甲医院数量远低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每千人病床数仅为3.5张,分别是北京的2/3、上海的2/3,广州的1/2。

  深圳将携手珠三角各城市参加全球分工与合作,打造全球创新创意之都。往年2月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深圳要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提高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在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还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机会和可能中,年轻活力、锐意改革、开放创新的深圳,将携手珠三角各城市参加全球分工与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建设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全球创新创意之都。

  NO2。北京:政治、文化、国际交流和创新中心,未来首都或与北京分开

  北京现目前城市功能定位虽然没有经济中心职能,但携政治中心优势成为了其实的主要经济中心、金融中心,未来首都或与北京分开,北京是北京,首都是首都。1953年颁布的《改建与扩建北京规划草案要点》将北京定义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特别要把它建设成为强大的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中心。1982年,北京修订城市整体规划时,不可以再提“工业基地”。1993年,北京定位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到往年规划出炉,“经济中心”被抹去,取而代之的是“国家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宜居城市”。往年北京被中央定位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要求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在北京功能定位出现深入透彻变化的同时,通州副中心提高建设、雄安新区设立并规划建设,以东城、西城为主的首都特区或呼之欲出。未来首都或与北京分开,首都是首都,北京是北京,新首都,新北京。

  往年北京GDP突破3万亿,仅低于上海,全国第二;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达到14.8万,全国第一。交通区位方面,北京是中国铁路网的中心,京九铁路、京沪铁路和京哈铁路等连通全国;往年首都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全国第二;北京是中国第一个开通地铁的城市,现在轨道交通里程达704公里,全国第二。北京是全国教育医疗水平最高的城市,聚集了全国数量最多的重点大学,这当中有8所985,18所211;拥有54家三甲医院;往年北京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达12.8,全国第一。

  北京从工业城市一步一步发展为服务经济城市,三产比重达到81%,金融、总部经济和科技创新成为三大名片。建国初期,北京定位于工业城市,东部为棉纺织、电子工业、化工区,西部为冶金、机械重工业区。1970年代末,北京已经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重工业基地。1980年代中央书记处明确提出,北京作为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经济发展要合适首都的特点,未来基本不可以再发展重工业。这促使北北京以外迁工厂,将一部分制造业转移至河北和京郊。往年北京总规早一点进行第五次修编,提出提高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往年北京三产比重达到81%、为全国最高。现目前,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是北京三大支柱产业,往年产业增多值合计1.2万亿,占GDP比重的百分之40。从现有格局看,第一,金融为北京第一支柱产业,占GDP比重达17%。北京虽未定位为金融中心,但反而其实的国家金融管理中心,不仅仅只有中国金融监管部门-“一委一行两会”,还有工农中建等主要银行总部、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总部等。第二,北京总部经济明显,拥有58家世界500强企业;A+H股上市公司有459家,全国第一。第三,北京科技创新优势突出,科研院校和研究所集聚,诞生了涵盖小米、滴滴、美团、拉卡拉、知乎等多家独角兽公司。往年高技术产业增多值为6977亿元,占GDP比重达23%;发明专利授权量高达4.6万件,全国第一。

  北京城市规划明显滞后,严控人口规模抬升生活成本,影响城市活力;还,北京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不利于与北京互动形成规模效应。第一,北京的城市规划滞后于城市发展,过去四十年,中国城镇化迅速发展,但城市治理能力、城市规划水平并没有对应跟上。例如,在城市公共交通方面,往年纽约都市区、东京圈、首尔圈轨道交通运营里长高达3347、2705、1098公里,路网密度分别是0.34、0.31、0.23公里/平方公里,而北京都市区的轨道交通运营里长分别是685公里,路网密度为0.09公里/平方公里,这是拥堵严重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北京2035规划要求常住人口往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往年以来,北京加强人口调控,提出以水定人、以房管人、以证管人、以业控人,受此影响,北京常住人口增量从2024年的年均51万降至往年的-16.5万。往年北京户籍人口中65岁或者以上人口占总数比例达16.5%,远高于全国的11.4%,非常多年轻外来人口涌入让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大幅下降至10.9%。控人政策挤出低收入人群,减少了生活性服务业从业者数量,进一步抬升生活成本。而且还会减少适龄劳动力占总数比例,加剧老龄化趋势,降低城市的活力。第三,京津冀资源配置不均衡,北京的功能过多、资源过度集聚,没有和周边地区形成差异化的功能分工与合作,环京贫困带亟待“脱贫”。

  北京将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并作为核心引擎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北京城市整体规划(往年—2035年)》,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目标是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以后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充分发挥首都辐射带动作用,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全球级别城市群。

  NO3。上海:全球化的大上海,未来媲美纽约

  上海是中国经济的心脏,随着中国经济继续腾飞,未来有望媲美纽约,成为主要的全球经济金融中心。19世纪中期通江达海、地理位置优越的上海开埠,20世纪初成为远东第一大城市、中国金融中心,被誉为“东方巴黎”。1980年代广东和福建的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中抢得先机,上海因为观念落后和体制僵化,地位带来一定下降。1978-1990年,上海GDP占全国比重由7%下降到4%。1990年,中央作出“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战略决策。为了进一步逐步递次推动改革开放、提高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往年上海自贸区成立。今天的上海以超越3.2万亿的GDP,领跑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达到10.4万,全国第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6.8万元,全国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2万亿,平均每秒超越4万元,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消费天堂。现有外资企业5万多家,这当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53家、外资研发中心438家是我们国内内地外资总部型机构最多的城市。交通方面,轨道交通里程和高铁日均班次都是全国第一;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虹桥和浦东两大机场一西一东坐镇上海门户,往年旅客吞吐量合计1.2亿人次,全国第一。教育医疗方面,上海拥有4所985,6所211,32家三级甲等医院。假设中国经济保持6%左右的增长,则在2027年前后,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未来上海有望成为媲美纽约的全球核心城市、经济中心。

  上海以汽车、电子、金融为支柱,三者占GDP的58%;A+H股上市公司数367家,占全国约1/10。建国以来上海产业结构经历了数次大调整,1956年从以轻纺工业为主向综合性工业转变;1992年抓住浦东开发的历史机会和可能,吸引非常多外国银行、跨国集团和合资企业落脚,产业结构从“二、三、一”向 “三、二、一”转型;新世纪重点发展金融、商贸等第三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往年上海三产增多值占总数比例达到百分之70,全国第三。现目前,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金融业是上海三大支柱产业,往年增多值合计1.9万亿,占GDP比重达58%。上海是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完备的城市之一,往年金融市场交易总额突破1600万亿元,全市持牌金融机构达1600多家。上海本土诞生了浦发银行、交通银行、太平人寿等著名公司。上海还是中国六大汽车基地之一,往年上海汽车产量达到297.8万辆,占全国汽车产量的10.7%,全国第一。上汽集团名列世界500强第36名,全球车企第七名,中国车企第一名。上海A+H股上市公司367家,占全国比例为10.7%,仅仅略低于北京。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将提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科创中心的联动效应。在已受理的科创板申报企业名单中,总部设立在浦东的晶晨半导体拿下了001号受理批文。

  上海既有与北京类似的城市规划滞后、严控人口规模进一步影响城市活力问题,也面临着网络等新经济发展不够的问题。第一,上海的城市规划滞后,过去实质上人口的增长超越了政府的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依然不会能满足大家的需求。例如,上海都市区的轨道交通运营里长分别是782公里,路网密度为0.11公里/平方公里,远低于纽约、东京等城市。第二,上海“2035规划”提出要严格控制常住人口规模,至往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以内。往年上海常住人口2424万,未来常住人口增长空间仅76万。往年上海户籍65岁或者以上比重高达21.8%,远高于全国的11.4%,非常多年轻外来人口涌入让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大幅下降至14.3%。第三,上海在网络等新经济领域落后于北京、深圳乃至杭州,例如网络行业排名前十的企业没有一家的总部设立在上海。

  上海将继续坚持开放,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带动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长三角全球级别城市群。按照《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和《上海城市整体规划(往年-2035年)》,上海目标是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将坚持开放包容,充分发挥服务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和“一带一路”建设桥头堡的作用,带动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长三角全球级别城市群。

  NO4。广州:还是中国第三城么?

  改革开放释放广州新活力,GDP由1978年的全国第八上升到往年的全国第三,后面被深圳超越,往年以来人口年均增量超40万、仅仅略低于深圳。广州长期以来都是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世界唯一往年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3世纪30年代起成为海上丝路的主港,唐宋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明清两代是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在很多的沿海城市中,广州最靠近东南亚、中东和欧洲。改革开放初期,广州GDP全国第八,不仅低于北京、上海,也低于武汉和沈阳等城市。得益于改革开放,广州先试先行、积极实践。1989年GDP跃居全国第三,仅低于北京和上海,此后到往年的27年间,广州GDP牢牢的把位置稳定于全国第三,夯实了其作为一线城市的基础。往年广州GDP达到2.3万亿元,全国第四;人均GDP突破15.5万元,在十大城市中仅低于深圳;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全国第三,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全国第五。广州的落户门槛远低于北京和上海,往年以来每一年新增常住人口分别是42万、54万、45万、41万。广州“2035规划草案”提出到往年,常住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以内,未来有310万人的增长空间是一线城市中政策空间最大的城市。教育方面,广州有广东百分之80的高校,往年在学校念书大学生总数达109万人,数量居全国第一。

  广州以汽车、电子和化工为支柱,三者占工业总产值的56%,现在正加速迈进产业高端。从宋朝的市舶司,到清朝的十三行,广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要的商业中心之一,服务经济气氛浓厚。往年广州第三产业占总数比例达到72%,仅低于北京。现目前,汽车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是广州的三大支柱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6%。通过对比发现,广州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往年汽车产量为296.3万辆,占全国汽车产量的10.7%,全国第二,略小于上海的297.8万辆。这当中广汽集团名列世界500强第202名。除开这点广州还是全国最大的化妆品代工基地,知名上市公司有栋方股份、科玛股份和芭薇股份。最近几年来广州提出集中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NEM(新能源、新材料)重点产业行动计划,富士康第10.5代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思科智慧城、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通用电气生物科技园、百济神州、粤芯芯片等重要产业项目已动工建设,工业向高端化发展。

  与其他一线城市相比,广州存在创新能力弱、金融业发展不够和土地财政依赖度非常高的问题,第三城地位面临挑战。第一,最近几年广州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一直徘徊在2-3%左右,往年为2.8%,北京、上海、深圳已经分别达到5.7%、4.1%、4.0%;往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广州唯有1.08万件,低于北京的4.8万件、上海的2.13万件、深圳的2.13万件,和南京(1.1万件)、杭州(1.02万件)等二线城市处于同一水平。第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资源配置的枢纽,广州往年金融业增多值占GDP的比重为9.1%,而同期北京为16.8%、上海为17.7%、深圳为12.7%;从增快来看,同期北京金融业增多值同比增速为7.2%,上海为5.7%,广州仅为4.3%。第三,往年广州年均土地财政依赖度达到了68%,远高于北京的37%、上海的26%、深圳的25%。整体来看,当广州GDP在往年被深圳超越后面,广州除了华南交通枢纽和政治中心的地位外,在深圳面前可以扬眉吐气的似乎只剩下历史积淀、科学教育资源和美食。在这样的形势下,“北上广深”的城市格局或面临调整,广州作为中国第三城的地位面临挑战。

  广州将携手珠三角各城市参加全球分工与合作,建设活力全球城市。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广州市“十三五”规划》和《广州市城市整体规划(往年-2035年)》草案,广州的蓬勃发展和进步目标是珠三角全球级别城市群核心城市、国家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枢纽,将建成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宜居水平达到世界一流城市水平的活力全球城市。广州将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引领作用,全面提高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和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推动与港澳全面深度融合。

  NO5。成都:新一线城市的龙头?

  成都往年GDP突破1.5万亿元,占四川整个省的38%,多次在新一线城市排名中位居第一。成都是古蜀文明发祥地,汉为五大都会之一,唐为最发达的工商业城市之一,史称“扬一益二”,北宋是汴京以外的第二大都会。改革开放初期,成都通过与首轮开放的沿海地区合作,达到了借道而行、拼船出海。往年GDP突破1.5万亿元,占四川整个省的38%;人均GDP达到9.5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2万元,绝对购买能力领跑西南。作为西南地区少有的大城市,辐射效应明显,往年以来每一年人口增量都在10万人以上,到往年常住人口达到1633万人。生活方面,老话说,“少不入川,老不离蜀。”成都宜人的气候和慢悠悠的节奏很合适生活,不论是“诗仙”李白,还是“诗圣”杜甫都曾讴歌过这座宁静、悠闲的城市。成都人消费休闲观念强,消费观念前卫,成都素有吃喝玩乐的天堂的说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美食之都;成都电影票房连续几年牢牢的把位置稳定于第五,仅仅略低于四个一线城市。交通区位方面,成都是“陆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中间连接点和枢纽,可以带动东西、连接南北,拥有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是我们国内第四大航空枢纽是国内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教育医疗方面,成都集聚整个省百分之50以上的本科院校,拥有2所985和5所211,大学生和三甲医院数量都是西南第一。与同为“西南双核”的重庆相比,成都的优势在于居民收入、消费水平高,科学教育实力强。“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排名4年把成都和杭州分别列为第一、第二,争议颇大。成都除在人口、交通、首位度方面胜过杭州外,其他方面并没有明显占优,以后能不能成为新一线城市的龙头还需时间验证。

  成都以电子和汽车为支柱,二者占工业增多值的百分之50;拥有中西部地区数量最多、种类最齐全的金融机构资源。新中国成立后,出于国防需,成都是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之一。改革开放前夕,成都已拥有较为完善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具有机械、冶金、化工、电子、轻纺等各种工业,主要以重工业为主,占GDP近百分之60。1994年进行了“发展市场占有率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高的‘四高’产品作为支柱产品”的产业布局,工业与商贸业协同发展,第二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有效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往年,成都市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多值占总数比例分别是42%、54%。现目前,成都以电子信息和汽车制造业为支柱,二者占工业增多值的百分之50。通过对比发现,成都是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被称为“中国软件名城”。往年,软件业务收入2665亿元,占全国的4.9%、整个省的95.8%;作为科技部授牌的国家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基地,成都建成了西部首个信息安全产业园区,聚集了中国电科集团10所、中科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等很多科研院所。成都还是西部第二大整车生产基地,现在已聚集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东风神龙、沃尔沃、吉利汽车等12家整车企业。除开这点成都拥有中西部地区数量最多、种类最齐全的金融机构。成都拥有4家证券公司、3家期货公司、49家证券分公司,多于重庆和西安,金融市场规模在中西部城市位居第一。知名金融业上市公司有国金证券、华西证券、成都银行等。

  成都与重庆作为西南双雄,存在广泛的竞合关系,汽车和电子产业发展竞争激烈。随着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要素流动显著提高,成渝双城间的联系将空前紧密,竞争也更错综复杂。从政策看,重庆国家级新区和国家中心城市的批复时间都早于成都,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等数量也多于成都。从产业来看,重庆和成都都将汽车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力求打导致为跨国公司集聚地,两地承接国外、沿海产业转移的决心和力度都很大。在汽车产业方面,重庆作为全国六大汽车基地之一,现在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而成都作为后起之秀,现在已累计引进一汽大众、吉利、沃尔沃等11家整车企业。按照《成都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成都新能源汽车往年产值预估达到500亿元,而《重庆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中,该目标为300亿元,在汽车工业发展上两城呈现较为激烈的竞争。除开这点新材料、IT产业、“网络+”等产业也均是两城都在积极发展的产业,天府新区、两江新区都将打造新型园区和新兴产业基地,发展高端智能科技。

  成都将全面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带动成渝城市群成为持续时间发展的全球级别城市群。按照《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和《成都市城市整体规划(往年-2035)》草案,成都作为成渝城市群的领头羊之一,其发展目标是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创中心和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未来成都将继续发挥在西部大开发新的局面中的引领作用,成为“一带一路”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渐渐建成国际运筹中心、国际创新中心、国际文化中心,同时全面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带动成渝城市群成为持续时间发展的全球级别城市群。

  NO6。南京:六朝古都焕发新活力

  因地理和历史原因,南京是江苏和安徽当中的纽带,往年人均GDP位居十大城市第三,仅低于深圳和广州,新增人口10万、占江苏的一半。南京有着2400多年建城史,曾是六朝古都,历史上长时间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作为江苏会,南京并没有处于中心位置。南京主要辖区直接与安徽接壤,自南往北依次是宣城、马鞍山、滁州,很多安徽人来到南京就业。南京对安徽东部影响力巨大,已经超越了安徽的省会合肥,不少网上的吃瓜群众不禁调侃“南京究竟是江苏的还是安徽的?”其实,古时江南省由江苏和安徽所组成,当时南京是江苏、安徽共同的首府。在历史和地理原因的作用下,南京自始至终是江苏和安徽两省当中的一个纽带。往年南京GDP达到1.3万亿元,人均GDP达到15.3万元,位居十大城市第三名,仅低于深圳和广州;常住人口844万人,与往年相比新增10万人,占整个江苏新增人口的一半。自古以来南京商业发展繁华,现在作为中国第二经济强省的省会,南京成为不少省内消费的终端,人口唯有上海的1/3左右,社会消费总额却达到上海的1/2。交通方面,南京高铁网辐射全国6个方向,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为江苏二大枢纽机场之一,南京港是国内最大的内河港口、吞吐量省内港口第二。教育方面,文化底蕴丰富,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明清时期中国一半以上的状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贡院。南京现在拥有2所985,8所211,大学生在读超80万人,十大城市中位居第三。

  南京以电子、石化、汽车、钢铁为支柱,为打造“芯片之都”。南京是洋务运动的始发地之一,金陵制造局的创办成为南京近代工业的开端。改革开放初期,熊猫电视机、金城摩托、南汽依维柯、同创电脑等产品,持续性走到国内同行的前列。改革开放后,南京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主要任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1979-往年第二产业占总数比例从68%降至37%,第三产业占总数比例从升至61%。现在南京四大支柱产业是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钢铁,代表公司有熊猫电子、江南光电、扬子石化、跃进汽车、南钢股份等。南京是国家重要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现代服务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电子化工生产能力居全国第二位,车辆制造规模居第三位。最近几年来南京的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先进制造领域表现颇为出色,往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近10万辆,在江苏排名第一。拜腾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长安新能源汽车制造项目等很多新能源整车项目落户南京。南京一直为打造“芯片之都”,聚集了台积电、紫光集团、中电科55所、华天科技等企业,形成了涵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终端制造等环节的集成电路产业链。

  因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强市云集,与杭苏锡常等发达地市相比,南京辐射能力有限,最近几天人口集聚能力明显减弱。长三角城市群是我们国内经济规模最大、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强市云集。在经济方面,上海、苏州、杭州GDP高于南京,无锡、宁波也呈奋起直追之势。在产业方面,各个城市产业实力大多不俗,形成了具备各自特色的产业体系。在人口方面,各城市抢人竞争激烈,南京市“十三五”规划指出到往年末全市总人口预估将达到910万人左右,往年末距离910万的目标人口数量还差66万人,考虑到往年人口增量仅为年均5万,达到目标有一定难度。

  南京未来以“创新名城、美丽古都”为城市发展愿景,携手长三角各城市打造全球级别城市群。按照《南京市城市整体规划(往年-2035年)》草案,“创新名城”即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南京科学教育资源优势,进一步塑造城市竞争力,提高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即立足南京生态人文优势,丰富拓展美丽中国建设的南京实践,提高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风范的美丽古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出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逐步递次推动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球级别城市群。

  NO7。武汉:九省通衢,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

  武汉基本处于中国主要经济地带的地理中心,往年人均GDP达13.5万元,雄踞中部地区首位。历史上武汉长期以来都是中国中部地区的军事和商业重镇,明清时期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天下四聚”之一。清末洋务运动促进了武汉工商业兴起,使其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被誉为“东方芝加哥”,在民国这个时间段成为中国第三大城市。改革开放前,武汉GDP一度仅仅略低于上海、北京、天津,1978年仍位居全国第十。随着东南沿海城市凭借着地理优势、国家政策在改革开放道路上加速奔进,武汉步伐明显落后,往年武汉GDP跌落至14位。往年抓住中部崛起战略的机会,武汉启动重新崛起。往年武汉GDP达到1.5万亿元,占湖北整个省GDP的近百分之40,全国第九;往年以来人口年均增量15万,到往年常住人口达1108万人;人均GDP13.5万元,雄踞中部地区首位。交通区位方面,武汉地处长江与京广铁路大动脉的十字交汇点,历来有“九省通衢”的说法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距离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等中国大城市都在1000公里左右,“米”字型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还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教育方面,武汉有84所高等院校,这当中2所985,5所211;往年有97万在学校念书大学生,全国第二,仅低于广州。医疗方面,武汉有32家三甲医院是华中最大的医疗中心。

  从“钢城”到“车都”、“光谷”,现在武汉拥有钢铁及深加工、汽车、信息技术、医药等完整工业体系。武汉是洋务运动的始发地之一、近代中国的工业重镇。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重镇依然是武汉的“城市名片”,“一五计划”国家确定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武钢、武重、武锅等7个项目具体安排在武汉,武钢钢铁产量一度占据全国钢产量百分之10。改革开放后,武汉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主要任务,削减传统重工业产能。40年间,武汉从一个以冶金、机械、纺织三大支柱产业的老工业基地,变成拥有钢铁及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完整工业体系的现代化城市。现在武汉是国内首个聚集法、日、美、自主四大车系、五大整车企业的城市,被誉为“中国车都”。往年武汉汽车产量为170万辆,占全国的6%,东风汽车集团位列世界500强第65名。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达4000亿元,连续第9年成为武汉经济第一大支柱产业。在信息技术领域,重点布局光电子、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产业链。长江存储基本代表了国内存储芯片的最高水平;华星光电代表世界可量产显示技术最高水平,主攻中小尺寸显示屏;长飞光纤的光纤、光缆及光纤预制棒三大主营业务问鼎世界第一。

  武汉民营经济增多值比重仅43%,在十大城市中处于末位,民营经济活力不够。武汉是传统的工业重镇,以武钢、东风汽车等为代表的国企是武汉的经济支柱,而民营经济发展却明显薄弱。往年武汉民营经济增多值占GDP比重为42.7%,比湖北平均水平要低10个百分点,分别比杭州、重庆、成都、南京、天津低17.8个、8个、6个、3.7个和2.8个百分点。往年武汉市的企业前10名,有9家都是国企。相比来说,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民企已经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以江苏作为例子,整个省每100元GDP有55.6元由民营企业奉献,高新技术企业百分之70是民营企业,整个省2/3的企业研发投入在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已成为江苏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主力军,浙江民企比例更高,上海最近几天亦在大力发展民企。民企是区域创新的主力之一,武汉“国强民弱”的问题,将会针对创新转型步伐形成制约。

  武汉将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梁,作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在全球范围内建设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按照《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和《武汉市十三五规划》,武汉将进一步加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及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发挥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作用,建成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同时武汉将提高民营经济活力,提高产业转型升级,以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为立足之基,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提高对外开放平台功能,到2035年初步建成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

  NO8。重庆:西南双核之一,大重庆与小重庆

  大重庆在往年成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后面,第五个GDP突破2万亿的城市,小重庆人均GDP为9.1万元,仅次于成都。古时重庆为西南军事重镇,19世纪末被辟为对外商埠,至此重庆启动凭借其水陆集散的优势持续性发展起来,依然不会断追赶四川地区的传统中心成都。抗战时期作为陪都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中心、能源中心和金融中心。1980年代抓住改革开放的新浪潮默默改变,积蓄力量。中央考虑到,设立重庆直辖市不仅仅只有利于处理四川面积过大、人口过多、难于管理的问题,而且,促进提高四川和重庆的经济发展,带动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开发,促进三峡工程建设和做好移民工作,1997年重庆成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往年重庆成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后面,第五个GDP突破2万亿的城市,人均GDP达6.6万元,常住人口达3102万人。作为中西部最最重要,要优先集中精力还根出同源的两座城市,重庆和成都并称为“西南双核”。重庆全域面积8.2万平方公里是海南的2.4倍,成都市的5.6倍。从可比性的视角考虑选取重庆主城区,即主城九区还有未来有望被纳入主城区范围的璧山、江津、合川。往年重庆主城区常住人口为1209万人,GDP为1.1万亿,人均GDP9.1万元,与成都接近。交通区位方面,重庆是是长江上游地区唯一汇集水、陆、空交通资源的城市,有着成都超强的水上交通优势;作为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共建成了“二环十射”高速公路网和“一枢纽八干线”铁路网。教育方面,重庆拥有高等院校65所,这当中有1所985,1所211。医疗方面,重庆拥有三甲医院29家,5家医院跻身中国医院排行榜Top100。

  重庆以汽车和电子为支柱,二者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2%,渐渐向智能化发展。抗战时期大批工业厂矿的迁入,使重庆变成了一座工业基础良好的重工业城市,建国后的三线建设更使重庆确立了这一地位。现在汽车和电子制造业是重庆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往年重庆汽车制造业与电子制造业分别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22%、百分之20。重庆汽车产业中,已有重庆长安、长安福特、上汽通用五菱、力帆汽车、北汽银翔、东风小康等多个品牌,往年汽车产量为172.6万辆,占全国汽车产量的6.2%。在电子制造业中,重庆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拥有笔记本代工全国第一、手机代工全国第二的产业集群,全国每6部手机就有1部在重庆生产。往年,重庆笔电产量超越6000万台,占全球百分之40左右;手机产量2.6亿台,名列全球第二。最近几年来汽车和电子产业市场容量趋于饱和,为推动智能产业迅速发展,按照产业最基本的条件,重庆遴选了大数据信息内容服务平台、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电路、智能硬件、智能制造装备等产业予以重点逐步递次推动,现在全球排名前5位的机器人企业中已有4家在重庆布局,国内领先的华中数控、沈阳远大、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等机器人企业和机构纷纷入驻。

  重庆面临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科技创新实力不强的问题。第一,重庆汽车产业“大而不强”。重庆汽车制造业大部分都集中在中低端车型,相对的程度上致使重庆汽车产业在全国没有形成很强竞争力,整车企业当中、零部件企业、校企业当中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当中的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机会较少。同时还面临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等发展新趋势的挑战。往年重庆汽车产量启动下滑,被广州超越;往年汽车产量更是骤减百分之40。第二,重庆高端科学教育资源不够、创新实力不强。尽管现在重庆有数十所高校,但大大多是职业院校和文科院校,一流的理工类大学屈指可数。从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来看,重庆为2.0%,小于杭州的3.3%、武汉的3.2%、南京的3.1%、天津的2.5%、成都的2.3%。

  重庆将加强发挥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作用,夯实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国家中心城市定位。《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对重庆的定位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航运中心。同时重庆往年底被国务院明确定为全国四个将重点打造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未来重庆将提高国际交通枢纽建设,推动内陆改革开放,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内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充分发挥西部开发开放战略支撑功能和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功能,基本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国家中心城市。

  NO9。天津:双城记,地位渐低的北方第二城

  天津是仅仅略低于北京的北方第二城,中央一度试图以滨海新区带动天津乃至整个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发展,但没有达到预期。天津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自古是京师门户,因漕运而兴起,十九世纪后期成为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新中国成立之初,天津一度是北方第一经济都市。1952年,天津GDP是北京的1.6倍,后面被北京超越。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和珠三角成为对外开放的门户,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引领环渤海地区发展,在北方再造一个“浦东奇迹”,1994年天津决定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的基础上建立滨海新区,往年滨海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往年,滨海新区年均经济增速近百分之20。但是,往年滨海新区主动挤出占GDP总量约1/3的“水分”,响螺湾、于家堡非常多楼宇停工,曾经一路高歌猛进的滨海经济,仿佛一夜当中跌下神坛。天津的GDP增速也被大幅度拉低至3.6%,远低于全国的6.9%,GDP降至全国第七位。往年天津GDP增速达到了顶峰17.4%,往年启动一路下跌。往年天津GDP为1.9万亿元,全国第六,在北方仅低于北京;常住人口1560万人,居十大城市第五位;15-59岁年龄段人口比例高达74.2%,居十大城市第三位,人口优势明显。交通区位方面,天津地处于京沪铁路、津山铁路两大传统铁路干线的交汇处,还是京沪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津秦客运专线、津保客运专线等高速铁路的交汇处是北京通往东北和上海方向的重要铁路枢纽。天津港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深水港,吞吐量居世界第四。教育医疗资源丰富,集聚56所高等院校,34家三级甲等医院。

  从“天津制造”到“天津创造”,天津正渐渐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研发基地。天津作为洋务运动的桥头堡之一成为中国工业的发祥地,上世纪飞鸽自行车、海鸥手表成为“天津制造”的骄傲。本世纪在诸如空客A320总装线、中航直升机总装基地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工业项目帮助下,往年工业增多值年均增速17.4%,高于全国12.5%的水平,往年达到最高值7079亿元,占GDP的45%。制造业是天津的核心,天津的二产比重最近这些年仍高于百分之40。《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把天津定位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昔日的“天津制造”渐渐发展成为“天津创造”。现在航空航天、冶金、石油化工、汽车、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改造的传统制造业已经成为天津八大支柱产业。通过对比发现,汽车产业,一汽大众华北基地、丰田新工厂等一批高水平项目竣工投产;电子信息产业,腾讯、华为等大数据信息内容服务平台中心、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等产业平台相继成立;生物医疗产业,天津拥有中核质子医疗和世界上规模最大干细胞库之一的天津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除开这个因素不说涵盖深之蓝、海之星、艾普斯、杨天科技、彼洋科技等技术领先的自主创新高科技企业,奥特威德、龙创日盛、晟华哗等系统集成都为天津的先进制造业添砖加瓦。往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多值占总数比例22%,这当中新一代信息结束产业占战略性新兴产业39%。

  天津以重工业为主,发展过于依赖投资,人口吸引力不够,连续两年经济增速仅3.6%、增长乏力。往年天津GDP增速为9.1%,往年均低至3.6%的低位,经济增长乏力。大家不禁发出感叹:天津究竟怎么了?这主要有三方面因素:第一,天津产业结构失衡。天津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的百分之70来自于石油、炼化、钢铁等重工业,新经济和新动能发展相对不够,经济转型难度大,同时也致使了天津人均GDP高但人均收入不高。第二,天津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拉动。往年,天津投资依赖度达到66%,明显高于北京的35%、上海的26%、南京的百分之60、杭州的百分之50。投资密集的往年-往年,天津投资增速保持在每一年百分之30以上,很小一部分年份超越百分之40,远高于全国的26%,天津GDP随之产生年均15%的“繁荣”。因为高投资依赖致使债务压力攀升,往年天津投资增速从19%降至-5.6%,GDP增速也从14%骤降至3.6%。第三,天津人口吸引力不够。往年,天津凭借优惠的高中毕业考试政策资源还有与北京相邻的地理优势,吸引了非常多北京工作人口等落户,常住人口年均增量超45万。但到往年,天津的常住人口年均增量不够5万,往年一度负增长,在主要二线城市中处于很低水平。

  天津继续发挥国际航运优势,提高“一基地三区”建设,发展成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天津“十三五”规划纲要》,天津的定位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未来天津将提高海空两港转型升级,提高城市门户作用,同时以天津滨海机场为核心,提高区域枢纽作用,发展成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

  NO10。杭州:电子商务中心,民营经济的天堂

  杭州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最近几天人口增量高居全国第三,仅仅略低于深圳和广州。“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历史上的杭州得益于京杭运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还有自己发达的丝绸和粮食产业,成为重要的商业集散中心。改革开放后,依托铁路还有上海在进出口贸易方面的带动,杭州轻工业发展快速,民营经济活跃。往年杭州启动大规模的城市改造,非常多资金流向杭州,推升杭州房价自进入全国第一梯队。但是,杭州房价上涨过快,加上往年金融危机影响,杭州房价一度产生大跌。往年、往年杭州楼市萧条,就算同期京沪深连年飙涨,杭州楼市也不见动静,一直阴跌到往年的低谷。最近几年随着阿里巴巴、网易等高科技企业的带动,网络经济成为杭州新的经济增长点。往年G20后峰会后,杭州取代广州成为一线城市的呼声居高不下,甚至被媒体冠以“北上深杭”的称谓。

  往年杭州GDP达到1.4万亿元;人均GDP达到14万元,十大城市中位列第四;城乡居民人都可以支配收入达到5.4万元,长三角地区仅低于上海,绝对购买能力强。从上市公司数量看,A+H股上市公司杭州有144个,全国第四,仅低于北京、上海和深圳。往年启动杭州每一年新增常住人口分别是12.6万、17万、28万、33.8万,呈现迅速增长、持续增多的态势,到往年杭州常住人口达到980.6万人,人口增量高居十大城市第三,仅仅略低于深圳和广州。交通方面,杭州一个半小时交通圈辐射覆盖了长三角主要城市,萧山国际机场的T4航站楼落成后,旅客吞吐量将达到5000万人次,成为长三角仅仅略低于浦东的第二大航空港。教育医疗方面,杭州有40所高等院校,这当中1所985、211,拥有27家三甲医院。整体来看,杭州发展势头良好,以后地位有望进一步提高。

  杭州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到61%,以信息软件、电子商务、物联安防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发展全国领先。改革开放初期,杭州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1979年工业增多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5%;1990年代,由工业启动向高新科技产业、服务业转型。往年三产占总数比例达到64%,全国第四。杭州是我们国内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从80年代的鲁冠球、宗庆后,到90年代的李书福,再到网络时代的马云,数以万计的创业型企业表达着中国民营经济的“杭州故事”。往年杭州民营经济增多值达到8175亿元,占GDP的61%。杭州市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打造“1+6”产业集群,打造一大万亿信息产业集群和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休闲产业、金融服务产业、健康产业、时尚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六大千亿产业集群。现在杭州以信息软件、电子商务、物联安防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发展全国领先。往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多值3356亿元,占GDP的24.8%,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口碑网、菜鸟互联网等企业是典型代表。除开这个因素不说,杭州积极发展新零售,盒马鲜生、网易严选、未来鲸选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杭州面临产业门类偏科、土地财政依赖度过高、轨道交通建设落后等问题。第一,杭州产业门类偏科。北上广深在传统制造业、金融、文创、智能硬件、网络、生物科技、新能源、生产性服务业等多个领域百花齐放,而杭州的强项主需要在传统制造业、网络等少数领域,在其他领域与北上广深存在很大差距。国际上不少产业门类相对偏科的城市都因为产业的更新迭代产生衰落,例如美国的“汽车城”底特律,“钢都”匹兹堡。第二,杭州对土地财政依赖程度过高。往年杭州土地出让金达到2443亿元是全国唯一超往年亿的城市,土地财政依赖度达到134%,远高于其余九个城市。但凡是地产调控政策加码,土地市场产生降温,以土地出让金作为政府债务的主要偿还来源就将面临巨大压力。第三,往年杭州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仅为115公里,在十大城市中处于末位。杭州地铁唯有1号线、2号线、4号线共3条线路投入运营,而与杭州城区、人口规模接近的南京有10条线路投入运营。

  杭州将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建设高能级湾区平台,打造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杭州市城市整体规划(往年)(往年修订)》指出杭州以美丽中国先行区为目标,建设“一基地四区”,即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电子商务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高能级湾区平台,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打造创新创业高地是杭州另一发展方向,以钱塘江作为核心,建立跨省、跨市泛钱塘江协同机制,打造杭州都市圈升级版,推动G60科创过道协同创新。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推动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已经在加速建设。

中国十大城市排名,应该问的是综合排名,我们就以中国大陆的排名为准。

“北上广深”四大一线排名前四应该没有异议,主要争议在于后面六位,天津 武汉 重庆 南京 成都 杭州。可能有人会说苏州 西安等也应该进入前六,既然如此那,我们分析一下苏州 西安为什么没办法进入前十。在最最近这些年的gdp排行榜上苏州都牢牢的把位置稳定于前十,但是,其他方面和以上六大城市相比太弱了。西安正好和苏州相反,科学教育文卫、大区中心城市,这些都是加分项,可惜经济不给力。故此,苏州和西安不可以进入十大城市都是因为自己弱点太明显。

既然如此那,我们看看十大城市根据整体实力和表现究竟如何排名呢?个人觉得排名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1 北京 国家首都,没有理由不排第一。

2 上海 我们国内经济 金融中心,和北京一起组成超一线城市北上(比广州 深圳还高一个等级)。

3 广州 国家中心城市,华南地区最大工商业城市。

4 深圳 经济特区,深圳的经济 电子科技产业 城建太过突出,应该补上来了科技文卫这一块弱点,故此,排名第四。

5 天津 国家中心城市 北方经济中心,只不过离首都太近,故此,显得很低调。

6 武汉 国家中心城市 华中地区最大工商业城市,最最近这些年在城建方面后发制人,补上来了之前最大短板。

7 重庆 国家中心城市 感觉和成都差很少,毕竟是直辖市,故此,排成都前面。

8 成都 国家中心城市 西南大区中心,好像大区机构比重庆多,可是人家是直辖市,故此,排名靠后一位。

9 南京 六朝古都,经济强省省会,排第九应该没有异议。

10 杭州 浙江会,网络产业发达。

上面这些内容就是我个人觉得的中国十大城市排名。

中国最富十大城市排名

1、上海

上海的经济一直发展的相当快速,排在中国最富十大城市最早的一位完全是实至名归的。这里是有名的金融中心,有不少大企业都在这里来创办企业,也有不少人在这里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另外上海GDP达到2.75万亿人民币是真正意义上的富可敌国。

2、北京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中国的中心城市,这里不仅GDP发展很不错,人均收入也很高,不过这里的房价也很贵,假设没有更多的底气是没办法在这里生活的。

3、福州

福州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同时还是中国有名的模范城市,也是比较美丽的旅游城市。有不少知名品牌运动鞋都在福州生产的。

4、广州

广州市是广东的省会城市,也是国家级的大都市。中国不少知名的服装公司全部在广州生产开发的,这里的汽车制造还有石油化工等等也是比较发达的。

5、深圳

深圳市是广东的省辖市,还是国家区域的中心城市。一直以来这里都拥有各自不同的的大力扶持经济的措施,这里的电子产业发展也是比较先进的,这是一个富有魅力的城市。

6、重庆

重庆是国家的中心城市,这里的火锅、温泉都是相当出名的,这里也是有名的国际大都市,GDP更是达到1.76万亿人民币。

7、天津

天津离北京比较近,近些年来经济也在持续性的蓬勃发展和进步当中,进入中国最富十大城市也是意料中的结果。这里是一个自由贸易体验区,整体都是十分繁荣的。

8、苏州

苏州是一个十分美丽而富有文化气息的城市,这里有不少有名的旅游景点,山水之美也是一直为大家所称赞的,近些年来经济发展也是相当快速了。

9、成都

成都是四川省会,同时也是全国特大城市。这里有多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国家级研发平台等等,高校也是数量有点多的。

10、舟山

舟山是一个有名港口城市,这里还有着很大的商品贸易中心,经济一直在平稳的蓬勃发展和进步中,最后成功的进入中国最富十大城市行列。

1.上海:中国现代最大最繁华的综合性工商业城市与经济交通中心,居长江三角洲亚洲最大河流万里长江入海口处的世界现吞吐量最大的海港-地理位置属中国得天独厚的非常优越!!城区和近郊的城市居民约1200万!!

2.北京:中国首都,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古都地处华北大平原顶部的全国铁路交通中心!城区和近郊的城市居民近1000 万!现为中国第二大城市.

3.广州:中国水量第二大河的珠江入海口处的水陆交通中心与华南最大海港!轻制造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大城市,城区和近郊的城市居民约650万!现上升为中国第三大城市.

4.天津:华北大平原渤海湾口的中国北方最大海港与水陆交通枢纽!轻重制造工业齐全的综合性大城市,城区和近郊的城市居民近600万!现从中国第三退居中国第四大城市.

5.武汉:中国与长江中部的最大水陆交通中心!重轻制造工业齐全的综合性大城市,城区和近郊的城市居民约500万!现为中国第五大城市.

6.南京:中国东部长江下游三角洲西侧的水陆交通枢纽与万里长江最深入的中国最大内河海港!自古为中国南方的故都和政治文化中心,重轻制造工业齐全的综合性大城市,城区和近郊的城市居民约430万!现上升为中国其实的第六大城市.

7.重庆:中国西部长江上游的水陆交通中心!重轻制造工业齐全的综合性大城市,城区和近郊的城市居民约410万!现为中国其实的第七大城市.

8.沈阳:中国东北的铁路交通中心!重制造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大城市,城区和近郊的城市居民约400万!现从中国第四退居中国第八大城市.

9.西安:中国西北历史最悠久的文化古都与铁路交通枢纽!重轻制造工业齐全的综合性大城市,城区和近郊的城市居民约300万!现为中国第九大城市.

10.成都:中国西南的文化中心和铁路交通枢纽!重轻制造工业齐全的综合性大城市,城区和近郊的城市居民近300万!现为中国第十大城市.

往年最新排行

备注:

(1)排行名单统计时间截至8月12日,统计样本为已公布经济半年报的282个城市(州、地区、盟),为方便统计皆以城市统称;

(2)港澳台地区未纳入统计;

(3)百强榜中部分城市GDP数值未发布,排名以往年上半年数值计算。

宣城市瑞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讲解?

宣城市瑞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往年-11-20在安徽宣城市宣州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点位置位于安徽宣城市宣州区叠嶂路国购广场1幢B座917室。宣城市瑞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41800394641651B,企业法人蒋舒霍,现在企业处于开业状态。宣城市瑞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计算机、电子专业领域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电脑及耗材、日用百货、办公设备、办公用品、电子产品、数码产品、电子器件、通讯器材、通讯设备(手机或其他可传输信号的设备)、机电设备、仪器仪表销售、维护;弱电工程设计安装。

在安徽,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202773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100-1000万规模的企业中,共905家。本省范围内,现目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

安徽有什么好的一本大学?

今天给各位考生推荐的是往年安徽高校排名,排行榜数据来自校友会版本。

省内没有什么好反驳的的第一名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全国知名的大学,“华东五校”之一,当年是从北京迁过来的,当时有不少选择,最后“落脚”在安徽合肥。这几年合肥的科技发展很是迅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为合肥的产业培养科技人才方面能够有一个很大的支撑作用。

合肥工业大学省内第二,该校也是一所相当不错的双一流工科强校,全国排名48名。安徽大学第三,安大是省属211高校,全国排名117名。作为一所东部地区的211大学,安徽大学排名百强后面,明显表现不及预期。这一点从学科评估也可看出,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安徽大学最好的学科入选的是B,没有B+学科入选。从下面可以看得出来,安徽大学在往年排名高达88名,往年排名117名,退步了29名。

安徽师大同样表现不俗,整个省第四名,全国135名。安徽师范大学在往年最高排名107名,往年排名135名。有人称,安徽师范大学实际上依然不会比安徽大学差,未来能超越安徽大学。虽然安徽师范大学位于芜湖,但是,其前身是国立安徽大学,从当时的省会安庆迁到芜湖的,基本上安徽师范大学继承了国立安徽大学的“衣钵”,明显实力不能去小看。

当然安徽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谁更好,不一样的人有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广大考生学员假设有自己的观点,可以留言探讨。

安徽内的高校,农业类有安徽农业大学,财经类有安徽财经大学,理工类有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在整个省各地也有很多师范类院校,如淮北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大学、淮南师范学院等。假设想要报考安徽内高校,可以按照自己的高中毕业考试成绩和目标院校的投档情况,进行选择。

下面是往年安徽高校排名,你的大学位列排行名单第几名?欢迎留言探讨。

塔尖,集中高等教育,有趣有料,请关注。

中科大,实力很强,安徽大学文科不错,一部分专业也很强,合工大理科偏强一部分。假设想上就上这三所,其它的在少数专业上还不错,整体上较这三所学校带来一定差距。差学校有好专业,好学校也有差专业。

推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除开这点,还有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等。

安徽在长三角的边上,被长三角的光芒掩盖,安徽存在感不是很强,虽然历史上徽商很厉害,南京甚至被称为安徽省会。但是在高校这块,安徽有一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东五校之一,绝对有存在感,就是南京大学也要退避三舍。

不过整体来说,我对安徽高校除了中科大,其他都不是很看好,合肥工大有部分可惜,错过发展机会,其他的没太多机会。因为安徽周边好大学太多,好学生不在安徽本省上学,老师也大多数情况下也愿意去更好的地方。除非合肥能发展起来,这样这些大学才会跟着城市发展。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最好的大学是中科院下属的大学,1970年搬入合肥。确切地说是中科大想去河南,被河南拒了,安徽听说了,抓紧就去抢,抢到了。目前中科大已经是安徽的第一块门脸,合肥的大多数IT企业也跟中科大很相关系,例如人工智能的排头兵,科大讯飞,就是来源自于中科大。不过中科大最厉害的是理科,特别物理,在量子信息、高温超导、纳米技术等方面都是全球级别的水平。中科大还以培养少年英才出名,少年班闻名全国。

中科大在不少排行榜上排名不高,但是在高教界名声显赫,我见过好几位清华教授的孩子考不上清北,就去了中科大,觉得中科大是个性价比极高的学校,录取分相对来说不高,但培养质量极高。

2. 合肥工业大学。这是一所老牌全国重点大学,1958年就是叫合肥工业大学,1960年就是全国重点。不过是往年才进去211名单。211工程是1996年有的,按道理合肥工大肯定是第一批进,拖了近23年,这对它有部分不利。

想当年,叫“工业大学”的一共就三所:哈工大、西工大和合肥工大。当时叫“大学”的高校都很少,东南大学也只是南京工学院。但因为部属的不对,就出了问题,因为这个原因有一个好爹好妈针对高校来说是决定性的。原先合肥工大在机械工业部,机械工业部有三所重点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和合肥工大,另两个都是985,合肥工大比不过,当时机械工业部唯有2个211名额,合肥工大就落选了。然后呢,各部属院校都归教育部或者省里管,合肥工大就划入安徽。安徽自己有亲儿子,安徽大学,因为这个原因安徽大学进了211,而合肥工大没进。跟江西财经、南昌大学的故事前半段很像,唯一不一样的大约理工科人士比较执着,没有放弃,到往年终于进入211了。虽然进去了,名声也比安徽大学大,但比起来原来的兄弟,哈工大和西工大,差距就很远了。

合肥工大,从名字中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工科学校,工程类专业,例如机械、计算机、电力电子等,管理类专业也很不错。

3. 安徽大学,也是211大学。安徽大学是安徽最早的大学。它创建于1928年,坐落于当时安徽的省会安庆,后来才搬到合肥来。安徽在历史上,实际上文化、经济都曾发达过,徽商、桐城派都很有名。因为这个原因安徽大学的文化底蕴也很好,例如刘文典,曾经当过安徽大学的校长,民国时期著名的文史大师,曾经踢过蒋介石一脚,被抓了起来。

安徽大学的王牌专业是文科,中文系、英语系、新闻学、法学,理工有部分也不错,数学、计算机等。

4.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跟安徽大学出身同门,全部在安庆的安徽大学。安徽大学搬到了芜湖,后来又搬到合肥。而安徽师范大学就留在了芜湖,跟安徽大学彻底分开了。跟北师大和北大很像,都出自京师大学堂,后来分开发展。

安徽师范大学有博士点8个,硕士点30个。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安徽出了中科大,其他各校的评估结果都大多数情况下般,安徽大学有12个B类,相对来说,安徽师范还好一点,有5个B类。

安徽师大曾被评为十大全国最美的校园之一。

5. 安徽医科大学

有不少排行榜会把安徽农业大学排第5,我从不排农业大学,因为农业大学就业不好,就算是排第一,假设就业不好,这个第一也没有任何的意思。

安徽医科大学原来在上海是上海的私立东南医科大学,在1949底,对应政府号召,走向农村,来到了安徽怀远,后来搬到合肥,称为安徽医科大学。

看一所医科大学好不好,看它的附属医院。安医大一附院是安徽整体实力和表现最顶级的医院,说明安徽医科大学水平可以。安徽医科大学有6所附属医院,9所非直接的附属医院,在安徽医院系统首屈一指,这是个很不错的学校。

6. 安徽财经大学

7. 安徽建筑大学

8. 安徽工业大学

9. 安徽理工大学

10. 安徽农业大学

菜鸟来讨论一下吧,欢迎各位考生特别要注意关注菜鸟!*^O^*

菜鸟一直很关心安徽的一部分大学,涵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菜鸟自己是比较喜欢这几所高校的。 这四所高校在整个安徽都是很好的大学,下面菜鸟再整理一部分很好的大学。

一、安徽本科院校名单

这30所高校是菜鸟整理的安徽的高校。正如菜鸟刚才在上面说的那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的确是整个安徽排得上号的高校了,实力也是很强的大学。菜鸟将这些高校的名单列出来,各位考生完全就能够很直观的看到安徽究竟有什么高校了,这些高校的实力都是比较不错的,各位考生可以看看。

二、文科

题主问的是安徽有什么好的一本类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菜鸟就很少说了,这是菜鸟不需要再解释的高校,超强的高校,就不算在里面了。剩下的高校是根据每一年高中毕业考试文科一本成绩分数线录取的高校,这些高校在安徽是一本大学,各位考生可以看看。至少在文科领域内,这些高校的实力都是比较不错的。

三、理科

好了,说完文科,目前说理科类的一本大学。以上16所高校,在高中毕业考试理科录取成绩中是根据一本成绩分数线来进行录取的,有部分大学则是一部分专业是根据一本成绩分数线录取,因为专业的分布和实力不一,所录取的批次就可以带来一定不一样了。菜鸟再强调一下,这里菜鸟没有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不是学校不行,而是学校太厉害了,放在这里难免有点欺负人的感觉,故此,就独自说一下,各位考生可以参考一下。

在安徽地界上的大学,与广西比是远胜于广西的,安徽内的大学以第一批次招生录取的很多于十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师范大字,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

我曾到安徽走过,皖西皖南皖北皖东都曾留下足迹,安徽处长三角腹地,距发达的江沪浙近,很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之味。安徽之得名是因旧有安庆府和徽州府,两府各取一字而得,如江苏得名大多数情况下,江宁府苏州合而各取一而成。旧安徽府在安庆,新中国成立后改搬泸州,又将泸州改名合肥。合肥有肥河,分肥东肥西,两水相合交汇而得之。合肥市之路名,多以安徽县市地名,名山名水风景地等取名,很有特色,如金寨路,六安路,黄山路,淮南路。我最初认识安徽是读《晏子使楚》清楚淮南淮北气候不一样,对人事的影响。

安徽城合肥,有好几大学远胜于广西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设在合肥。穷清华,富北大,拼死拼活中科大。中科大的拼搏精神是远近闻名的。中科大挂中国之名,可与清华北大有一比。办学少而精,其“少年班“之闻名早传遍华夏大地。中科大是985,211大学,更是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成长的摇篮。没考高分是进不来,除非年龄特小且优秀有表现特色。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也是211大学,安徽师大与广西师大比都略优。能到安徽读一本录取的大学是很不错的。

感谢邀请。

安徽会合肥是中国在1999年确定的四大科学教育中心城市之一。安徽的优秀高校很多,也很让人羡慕,211工程以上的大学就有三所,这当中还有一所是排名全国前十的高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安徽好的一本大学。

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校位于省会合肥市,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是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和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是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大学,20所自主设置博士点大学之一。学校与上海交大、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一起被称为华东五校是华东地区专业水平最高的五所大学之一。

中科大是一所小而精的大学,一直坚持不招生规模越来越大,每一年本科生招生总数约1800人,他的招生名额也是非常的稀少资源。学校最顶级的学科是理学有关的专业。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学科都拥有不俗表现。学校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往年确定的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共有11个,数量上就比大多数情况下的985工程大学多出了一个档次。

二、合肥工业大学。学校的主校区在合肥,在宣城市有分校区。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安徽、工信部和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学校原隶属于机械工业部是机械部高校中“机械四小龙”之一。学校在1960年就成为全国重点大学,专业实力雄厚。现在的学校的车辆工程专业,在行业内也很有影响力。学校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机械设计理论。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个: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校虽然是老牌重点大学,但是在最近几年来的蓬勃发展和进步依然不会快,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唯有管理科学与工程1个学科取得A类评级。

三、安徽大学。学校位于省会合肥市是211工程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隶属于安徽是安徽与教育部、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毛泽东主席曾为学校亲笔题写校名。学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理学类专业相对比很强势。学校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汉语言文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最高学科评级为7个B级。没有A类学科,成为安徽大学的一个痛点。学校有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个:材料科学与工程。

四、安徽医科大学。学校位于省会合肥市是安徽医学水平最高的大学。是安徽属重点大学,由安徽与卫健委、教育部共建。学校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皮肤病与性病学。学校共有6所直属附属医院,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医学教学资源很丰富。

五、安徽财经大学。学校位于蚌埠市是安徽重点建设大学,由安徽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共建。学校的专业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金融学、财政学、经济学等本科专业相对很好。安徽财经大学在全国财经类院校排名在15名左右,还是一所相对不错的大学。

六、安徽师范大学。位于安徽芜湖市是安徽最好的师范大学。学校是安徽属重点大学,由安徽与教育部共建。与其他师范类大学相似,学校的专业以文理基础学科和师范教育为主。

以上重点讲解了6所安徽相对很好的一本院校。其他未讲解的一本院校还有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但是,这些学校省内是一本,出省不保证是一本。

我是吉林高中毕业考试志愿咨询师,欢迎评论区交流不一样意见。特别要注意关注交流更多高中毕业考试志愿问题。

安徽境内的一本院校有不少,下面,我们头条号:学习充电给你举5个例子,话说这5所大学,实力最顶级!并说明一下情况,看看是否有你钟情的大学。

一:中国科技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基本上算是安徽境内最有名,实力最顶级的一本院校,它不单单是211工程、985工程大学,还位列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有20个学院(含6个科学教育融合共建学院)、31个系还有苏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等,能通过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这所大学,那真的是实力的反映!

不过,中科大虽说安徽境内,但是,从归属来说,它属于中科院直属,这一点,需区别。

二:合肥工业大学

和中科大一样,合肥工业大学也是安徽境内的一所老牌名校,在安徽境内,实力仅仅略低于中科大,也是一所一本院校。

合工大属于省部共建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平台重点建设高校,这所院校在工科上实力很强,特别是车辆工程,当年是相当厉害的,笔者很多考生,当年深造念书的,就是这个,目前基本都在国内的汽车大厂工作。

三:安徽大学

排在中科大和合工大后面,自然要数安大了。安大虽然不是985大学,但也是211工程大学,整体实力和表现也很强,一样,也是一本院校。

这所院校,在汉语言文学还有英语上实力很强,之前出过很多作家和翻译名家,假设你对文学和英语感兴趣,安大是个不错的选择!

四:安徽师范大学

与上面三个大学不一样的是,安师大这座院校,位于芜湖,早年,与安大是一家,后来去的芜湖,也是一座一本院校。

笔者当年考学时,安师大还不是一本,不过,目前大多数专业的录取线,都在一本线上了。

五: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基本上算是安徽实力最顶级的医学类院校,它同样也是一本院校。其专业构成,与大多数情况下的综合大学不一样,安医大偏向于医学和临床医学,其临床医学七年本硕连读专业,曾让不少人艳羡不已,但确实也辛苦!

事实上安徽境内还有一部分院校,其部分专业的录取成绩分数线是高于一本线的,例如: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

好了,上面这些内容就是我们头条号:学习充电给到诸位朋友的分享,假设对你有很大帮助,请关注头条号:学习充电。

按照有关资料统计得知安徽一共有119所本科专科高等教育院校,这当中共带来一定一本类院校,以下做逐步一个个说明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简称中科大,位于安徽合肥市,位列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院校是理工类院校。

2.合肥工业大学

简称合工大,位于安徽合肥市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院校是理工类院校。

3.安徽大学

简称“安大”,坐落于安徽合肥市。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高校。是综合类院校。

4.安徽师范大学

简称安师大,坐落在安徽芜湖市,创办于1928年是安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是师范类院校。

5.安徽农业大学

大学坐落于安徽合肥市是农林类院校。

6.安徽工业大学

大学坐落于安徽马鞍山市是一所具有行业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

7.安徽医科大学

简称“安医大”,位于安徽会合肥市。

8.安徽理工大学

大学位于安徽淮南市。是理工类院校。

9.安徽建筑大学

大学位于安徽合肥市是一故此,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

10.安徽财经大学

简称“安财”。是一故此,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的多科性财经大学。

11.合肥学院

12.安徽中医药大学

13.安庆师范大学

14.淮北师范大学

15.合肥师范学院

16.阜阳师范学院

17.皖南医学院

以上数据按照百度整理

以上一本院校中,211和985类的高校,在安徽一共就3所,分别是中科大、合工大还有安徽大学。故此,这三所大学实力在安徽排前三是毋庸质疑的了。

余下的很多高校中,安徽师范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都是曾经国立安徽大学的一些,校史悠久,实力雄厚。安徽财经大学还有安徽建筑大学、安徽理工大学也颇具实力,在专业领域有着一席之地。假设对其学校自己的领域感兴趣,建议考虑。

愿以上参考数据能有效的帮到您,祝您幸福!

安徽共有14所高校招收一本学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蚌埠医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合肥学院。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教师招聘免费资料+培训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教师招聘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以上就是本文安徽省考往年考试时间,宣城我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介绍资料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bbs.china-share.com/news/66324.html

发布于:博宇考试网(https://bbs.china-share.com/)>>> 教师招聘栏目(https://bbs.china-share.com/gongkaobianzhi/jiaoshizhaopin/)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最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博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ffsad111@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安徽省考往年考试时间,宣城我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介绍资料和教师招聘的相关信息。

教师招聘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