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的八首古诗,四年级上册八首古诗有哪些诗

三年级上册的八首古诗,四年级上册八首古诗有哪些诗

三年级上册的八首古诗?

1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4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5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8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9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三年上的八首古诗是:唐朝诗人杜牧的《山行》,宋朝诗人苏轼的《赠刘景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朝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唐朝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望天门山》,唐朝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还有唐朝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这当中两首《早发白帝城》、《采莲曲》在语文园地积少成多上。

三年级上册的古诗,试题《所见》作者清朝袁枚,写的是野外牧童放牧时的情况。

试题《山行》,作者唐朝杜牧,写的是作者在深秋傍晚路上行走被枫林迷住的样子。

试题《赠刘景文》,作者宋朝苏轼,写的是深秋送好友时被美丽的风景迷住,也是借景告诉好友他的想法。

试题《夜书所见》,作者宋朝叶绍翁,写的是深秋夜晚看到的景色。

试题《望天蒙山》,作者唐朝李白,写的是天门山的美景。

试题《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宋朝苏轼,写的是西湖雨后的美景。

试题《望洞庭》,作者唐朝刘禹锡,写的洞庭湖的美景。

试题《早发白帝城》,作者唐朝李白,写的是白帝城的美景。

试题《采莲曲》,作者唐朝王昌龄,写的是采莲时的景色。

草长莺飞二月天,黄四娘家花满蹊,胜日寻芳泗水滨,拂堤杨柳醉春烟。

千朵万朵压枝低,无边光景一时新。

儿童相见不相识,留连戏蝶时时舞,等闲识得东风面,忙趁东风放纸鸢。

自在娇莺恰恰啼,万紫千红总是春。

人间四月芳菲尽,峨眉山月半轮秋。

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入平羌江水流。

长恨春归无觅处,夜发清溪向三峡。

不了解转入此中来,思君不见下渝州。

草铺横野六七里,毕竟西湖六月中,笛弄晚风三四声,风光不与四时同。

归来饱饭黄昏后,接天莲叶无穷碧,不脱蓑衣卧明月.映日荷花别样红。

山行,望洞庭,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所见,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

唐.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出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没有人舟自横。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逢入京使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人日思归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达霁色,城中增暮寒。

村居 江畔独步寻花 春 日清高鼎 唐杜甫 宋 朱熹草长莺飞二月天,黄四娘家花满蹊,胜日寻芳泗水滨,拂堤杨柳醉春烟.千朵万朵压枝低.无边光景一时新.儿童相见不相识,留连戏蝶时时舞,等闲识得东风面,忙趁东风放纸鸢.自在娇莺恰恰啼.万紫千红总是春.大林寺桃花 峨眉山月歌 宿建德江唐白居易 唐 李白 唐 孟浩然人间四月芳菲尽,峨眉山月半轮秋,移舟泊烟渚,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入平羌江水流.日暮客愁新.长恨春归无觅处,夜发清溪向三峡,野旷天低树,不了解转入此中来.思君不见下渝州.江清月近人.牧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唐吕岩 宋 杨万里草铺横野六七里,毕竟西湖六月中,笛弄晚风三四声.风光不与四时同.归来饱饭黄昏后,接天莲叶无穷碧,不脱蓑衣卧明月.映日荷花别样红.

四年级上册八首古诗有什么?

例如说:《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语文园地里还有一首:《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古诗词

浪淘沙·(其七)

唐 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暮江吟

白居易  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

苏轼 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一样。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这里山中。

雪梅·其一

卢钺 宋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出塞二首

王昌龄 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

王翰 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夏日绝句

李清照 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四年级上册八首古诗

01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作者简介

王维(723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的说法。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3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注释

鹿柴(zhài):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但:只。

返景(yǐng):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复:又。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古诗赏析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没有人迹。王维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是在不一样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因为杳没有人迹,这依然不会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详细化了。

假设只读第一句,读者可能会认为它比较平常,但是在“空山不见人”后面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但闻”二字颇可玩味。一般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实际上是很丰富多彩的。然而,此刻,这一切都杳无声息,只是有时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因为山深林密)。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其实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因为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中传语进一步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寂静与幽暗,虽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但它们在大家总的印象中,却常属于一类,因为这个原因幽与静时常连类而及。根据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该努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苔上。读者猛然一看,会认为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一些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但细加体味,就可以感到,不管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或作品的客观效果来看,都恰与此相反。一门心思的幽暗有的时候,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而当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到是使深林的幽暗更突出。尤其是这“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后面,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假设说,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既然如此那,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整首诗就像是在超过百分之80用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到是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突出。

静美和壮美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的美的两种类型,其间原本无轩轻之分。但静而近于空无,幽而略带冷寂,则多少表现了作者美学趣味中独特的一面。同样写到“空山”,同样侧重于表现静美,《山居秋暝》色调明朗,在幽静的基调上浮动着安恬的气息,蕴含着活泼的生机;《鸟鸣涧》虽极写春山的静谧,但整个意境依然不会幽冷空寂,素月的清辉、桂花的芬芳、山鸟的啼鸣,都带有春的气息和夜的安恬;而《鹿柴》则带有幽冷空寂的色彩,尽管还不至于幽森枯寂。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反映出诗、画、乐的结合。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大多数情况下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才把控掌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但是,这样的敏感,又和他对大自然的详细观察、潜心默会分不开。

02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的说法。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注释

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

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这个方向指碧绿色 。

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时。

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译文

快要落山的夕阳,霞光柔和的铺在江水上,江水一半碧绿,一半艳红。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古诗赏析

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基本上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情况。诗人沉醉了,把他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时,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诗人俯身一看,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很像是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诗人再抬头一看,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弯弓。诗人把这天上地下的两种美妙情况,压缩在一句诗里-“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从像弓一样的一弯新月,想起当时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给诗歌导致了波澜。

03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一样。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这里山中。

作者简介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23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获取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各位考生”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表达,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一样:各不一样。

不识:不可以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因为。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目前江西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一样的样子。之故此,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一样。”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地处等不一样的视角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一样观感的。有的时候,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的时候,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这里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故此,不可以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罢了,这肯定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只是游历山水才有这样的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大家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因为大家所身处的地位不一样,看问题的出发点不一样,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一定要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一首小诗激起大家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故此《题西林壁》不仅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因为这样的认识是深入透彻的是满足客观规律的,故此,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为这个原因,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苏轼的诗不仅是人生感悟,也是一种政治体验。苏轼自进入仕途后卷入了新旧之法的争议,他在政治倾向上更贴合保守派,反对王安石主要的新法。但他不偏激,主张汲取新法合理成分,主张讲究执行策略,反到是又为旧党所不容。因为这个原因,苏轼笔下的庐山,也可看成是扑朔迷离的政局,新旧两党立场不一样,结论也不一样。其实,大家都置身局中,置身历史长河中,都免不了陷入当局者迷的困境,应该更客观地思考问题,得出合适结论。

假设说宋之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既然如此那,到了宋朝特别是苏轼,则产生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样的诗风是宋人在唐诗后面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种类型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04

雪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作者简介

卢梅坡,南宋诗人,“梅坡”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号为梅坡。诗风平易。宋陈著《本堂集》录其诗一首,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录其诗一首,元蒋正子《山房随笔》录其诗两首,《宋诗纪事》从《后村千家诗》录其诗两首,《全宋诗》录其诗十二首。《全宋词》录其词《鹊桥仙》等四首。

注释

降(xiáng):服输。

骚人:诗人。

阁笔:放下笔。阁,同“搁”放下。

评章: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译文

梅花和雪花都觉得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文人骚客很难评论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

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古诗赏析

梅花是报春的使者,它开在百花以前,最先给大家带了的春的气息,正如辛弃疾所说“霜月定相知,先识春风面”。而雪花也不甘落后,或落在枯枝败柯上,使“千树万树梨花开”,或洋洋洒洒,“故穿庭树作飞花”,不了解为人间增多多少春意。因为这个原因,它们争春,难分伯仲,让诗人(骚人)倍加为难。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两句,用对比手法,道出梅与雪各自的长处及不够:梅不如雪白,雪不如梅香。这样不但点明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因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按照。

事实上梅是幽香四溢的雪,雪是洁白无瑕的梅;二者相互衬托,相互补足才可以各显其妙。假设没有了雪的映衬,就不可以隐藏在整体中,却又能一眼看出来梅花凌寒独开、傲霜斗雪的风骨。同时,没有梅的映衬,也难隐藏在整体中,却又能一眼看出来雪花晶莹剔透、冰清玉洁的特质。正像卢梅坡在另一首诗中所说的那样“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不是春。二者唯有相映才可以成趣。

除开这点这首美丽的诗还蕴含着生活哲理:人各带来一定长,也各带来一定短,须要有自知之明;唯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可以完善提升自己。同时,作者也向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事物的好方式,那就是比较,通过比较才可以看出各自的优点及不够。

05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2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特别是一部分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没有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可以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注释

常娥:原作“姮娥”,今作“嫦娥”,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首领后羿的妻子。

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经常会用到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

深:暗淡。

长河:银河。

晓星:晨星。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灵药:指长生不死药。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可以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译文

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现目前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古诗赏析

这首诗题为“嫦娥”,其实抒写的是处境孤寂的主人公针对环境的感受和心灵独白。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部分遐想,而目前这一派银河马上就要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目前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变动,主人公的心也似乎已经在渐渐沉下去。“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达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基本上可以触摸到。

在寂寥的长夜,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轮明月。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听别人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很难排遣吧。“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对应的感情。因为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因为这个原因,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这位寂处幽居、永夜不寐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诗中并无明确交待。诗人在《送宫人入道》诗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独”,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又以“窃药”喻指女子学道求仙。因为这个原因,说这首诗是代困守宫观的女冠抒写凄清寂寞之情,也许不是无稽之谈。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为风气,入道后方体验到宗教清规对正常爱情生活的束缚而出现精神苦闷,三、四两句,正是对她们处境与心情的真实写照。

但是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还有由此导致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入透彻的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时常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还有由此导致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很难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样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发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已经在这里。

孤栖无伴的嫦娥,寂处道观的女冠,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同在人间者又境遇差殊,但是在高洁而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诗人把控掌握住了这一点,塑造了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这样的艺术概括的技巧是李商隐的特长。

06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作者简介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属山西)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因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

注释

但使:只要。

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 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仍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译文

依然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如果龙城的飞将李广现目前还在,绝不让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持续性,国无良将的边塞。

诗从写景入手。开篇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详细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特别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这是诗人对长时间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入透彻思考而出现的“神来之笔”。

面对这样的情况,边人触景生情,自然联想起秦汉以来很多献身边疆、至死未归的大家。“万里长征人未还”,又从空间的视角点明边塞的遥远。这里的“人”,不仅是指已经战死的士卒,也指还在戍守不可以回归的士卒。“人未还”,一是说明边防不夯实,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这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这是从秦到汉乃至于唐代,都没有处理的大问题。于是在第三、四两句,诗人给出了回答。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杆发戍边战士夯实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这首诗虽然唯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主要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样的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可以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详细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划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全都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复杂的主要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07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作者简介

王翰(公元687年~726年),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边塞诗人。与王昌龄同时期,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仅只有14首。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

注释

欲:将要。

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君:你。

征战:打仗。

译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

假设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古诗赏析

“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开始进行,在大家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这情况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

“欲饮琵琶马上催”是说已经在各位考生准备畅饮之时,乐队也奏起了琵琶,更增添了欢快的气氛。但是,这一句的最后一个“催”字却让后人出现了不少猜测,众口不一,有人说是催出发,但和后两句似乎很难贯通。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马上”二字,时常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实际上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肯定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诗的最末两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顺着前两句的诗意来看需要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这样理解,全诗不管是在诗意还是诗境上也就自然而,然地融会贯通了,过去曾有人觉得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一样,但都是不可能脱离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尤其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明显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傭说诗》)这话对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启发。

之故此,说“作悲伤语读便浅”是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后面,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就已经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可见这三、四两句正是席间的劝酒之词,而并非什么悲伤之情,它虽然也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点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单单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完全一样的。

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展现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

也有人觉得全诗抒发的是反战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战争以来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却出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这个问题就使人透过这样的貌似豪放旷达的胸怀,更看清了军大家心灵深处的忧伤与幻灭。

08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作者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的说法。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很少,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一样。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注释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项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译文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

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大家到目前还思念项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古诗赏析

这首诗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诗的开头两句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人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目前读者面前,让人肃然起敬。这两句诗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因其崇高的境界与非凡的气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点出其因素所在。项羽最壮烈的举动当属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暂避江东重振旗鼓的精神而自杀身亡。在作者李清照看来这样的失败中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英雄气概在宋廷南渡时尤显可贵。诗人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神,实因感慨时事,借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至今”两字从时间与空间上将古与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勾联起来,透发出借怀古以讽今的深入透彻用意。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为这个原因,诗人想起了项羽,借项羽的壮举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正气凛然。

【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一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这里山中。《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颐和园月波楼》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杜光庭的《题福唐观二首》。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清朝刘凤诰咏大明湖的句。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苏州沧浪亭》欧阳修和苏舜钦 有志者事竟成 南宋范晔《后汉书》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 韩愈的《进学解》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东晋陶渊明的《杂诗》

八年级上册语文26课古诗有什么?

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

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

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非常短 浑欲不胜簪 。

李贺 的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 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

啊 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认前朝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 锁二桥 。

李清照,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

一年级上册一到八单元古诗?

1、《骆宾王·咏鹅》  唐代: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译文: 白天鹅啊白天鹅,脖颈弯弯,向天欢叫。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2、《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唐朝: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一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可以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3、《唐寅·画鸡》  明代:唐寅 头上红冠不需要裁,满身雪白走以后。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译文: 头上的红色冠子不需要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

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时,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4、《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5、《李绅·悯农》  唐代:李白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2.一年级全部古诗

五年级上册八首古诗?

1、《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然。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2、《春日》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3、《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可以食,拨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的时候直挂云帆济沧海。

4、《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够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5、《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6、《桑茶坑道中》  

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7、《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够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8、《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语文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语文免费资料+培训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语文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以上就是本文三年级上册的八首古诗,四年级上册八首古诗有哪些诗的全部内容,关注博宇考试网了解更多关于文三年级上册的八首古诗,四年级上册八首古诗有哪些诗和语文的相关信息。

本文链接:https://bbs.china-share.com/news/130844.html

发布于:博宇考试网(https://bbs.china-share.com)>>> 语文栏目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最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博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ffsad111@foxmail.com

语文热门资讯推荐

  • 语文往年语文高考作文,沉淀 高考作文

    往年语文高中毕业考试作文? 往年全国Ⅰ卷高中毕业考试作文 作文试题:“热爱劳动”演讲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

  • 语文小升初语文提升方法

    小升初语文提高方式? 在小升初阶段,我们如何可以迅速提高孩子的成绩! (1)奠定课内的基础知识,搜地毯式地过课文及生字词。 (2)背诵默写不放过,表达也是一大关!要求孩子把字写...

  • 语文语文考试反思的结尾怎么写,语文考试反思结尾50字

    语文考试反思的结尾怎么写? 总结:我清楚老师针对我有着很大的希望,可是我还是没有考好。既然,犯了错误就要改正。故此通过本次考试我也想了不少,自己的不够与习惯! 本次考试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