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大禹奖获奖名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普查内容

2023大禹奖获奖名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普查内容

2023大禹奖获奖名单?

经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审定、水利部批准,日前,2023年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正式发布。

这当中,“高危堰塞湖应急处置重要技术与实践”成果获2023年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特等奖,“多沙河流水库减淤兴利运用重要技术”等8项成果获科技进步一等奖,“入河排污布设分区理论与多元优化重要技术及应用”等15项成果获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水资源取用水协同监管平台重要技术及应用”等17项成果获科技进步三等奖;“大型河工模型智能测控系统开发”成果获技术发明一等奖,“混凝土坝智能温控成套技术”成果获技术发明二等奖;“《节水总动员》科普动画创新与多维传播”等3项成果获科学普及奖;“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变化环境下水文生态效应创新团队Team”获创新团队Team奖。详细名单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2023年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

一、科技进步奖

特等奖

序号

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完成人

1

高危堰塞湖应急处置重要技术与实践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杨启贵、金兴平、程海云、杨文俊、刘志明、魏迎奇、朱勇辉、蔡耀军、陈敏、黄国兵、梅军亚、黄艳、张明波、蔡红、李勤军、陈桂亚、闵要武、陈蓓青、王秘学

一等奖

序号

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完成人

2

多沙河流水库减淤兴利运用重要技术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

张金良、刘继祥、张红武、陈建国、魏军、张厚军、安催花、李世滢、刘红珍、付健、张俊华、李超群、刘树君、张格铖、万占伟

3

黄河中游生态脆弱区分区量化综合治理重要技术及应用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北京大学、河南大学

姚文艺、许炯心、肖培青、张攀、吕锡芝、韩鹏、毕慈芬、王志慧、秦奋、杨春霞、王富贵、申震洲、董国涛、李勉、焦鹏

4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保证重要技术及应用

北京大学、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扬州大学、浙江爱迪曼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籍国东、谢崇宝、李仰斌、崔远来、刘玲花、晏明全、茆智、叶正芳、封华强、张汉松、张国华、蔡守华、朱先芳、殷国玺、杨小令

5

气候变化对我们国内东部季风区陆地水循环与水资源安全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气候中心、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水利部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夏军、罗勇、刘志雨、李原园、谢正辉、段青云、莫兴国、姜彤、占车生、尹志杰、沈福新、田向军、徐宗学、章光新、苏布达

6

三峡水库生态系统结构优化完善研究与应用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重庆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万成炎、陈小娟、李哲、邹曦、张志永、潘晓洁、姚金忠、冯琳、彭期冬、史方、胡莲、孙晓楠、杨志、李伟、郑志伟

7

河流生态变化辨识与生态河流完整性重构一体化技术及应用

河海大学、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黑龙江三江工程建设项目服务中心、四川大学、黑龙江大学

董增川、何宁、王晓春、刘凌、周成、张凤德、张桂荣、赵大勇、黄峰、王笑峰、徐伟、王贵宝、周彦章、李登华、付晓花

8

高校(小区)节水智能管控机制、技术与装备

水利部综合事业局、河北工程大学、北京国泰节水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株洲珠华水工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深圳科信洁源低碳环保有限公司、义源(上海)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福水智联技术有限公司、厦门矽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工业大学、株洲南方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何立新、曹淑敏、哈明虎、王琦、张继群、龙岩、张峥、刘杰、郭路祥、张国玉、李海辰、孙广垠、任亮、李朝红、简新平

9

重要水工程边坡安全评价与防控重要技术研究及应用

河海大学、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李同春、赵兰浩、李宏恩、李德玉、徐建荣、吴正新、朱寿峰、张伯艳、何勇军、刘晓青、牛志伟、戴妙林、程井、毛佳、张丹

二等奖

序号

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完成人

10

入河排污布设分区理论与多元优化重要技术及应用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河海大学、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武汉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尹炜、华祖林、辛小康、杨中华、史晓新、王雨春、李建、杨芳、白凤朋、卢路、褚克坚、张建永

11

用水缺失区水安全保证能力提高重要技术及应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尚毅梓、高传昌、裴亮、尚领、冶运涛、李晓飞、龚家国、张远生、张爱静、假冬冬、石红旺、陈豪

12

万吨级海水淡化节能高效技术装备及智能控制系统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舟山中电建水务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郑州泵业有限公司

张希建、陶如钧、张建中、翁晓丹、韩万玉、何钦雅、陈亮、毛加、赵立佳、郭捷、翁凯、李炜

13

西北牧区水草畜平衡管理和饲草地节水增效技术示范与推广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内蒙古水利科学研究院、鄂尔多斯市水利局

李和平、佟长福、郑和祥、王军、鹿海员、李博、郭富强、苗平、牛海、曹雪松、史宽治、高文慧

14

干旱与半干旱区水文循环机理、模型及应用

河海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杨涛、郝振纯、刘时银、束龙仓、李致家、张珂、上官冬辉、鲁程鹏、师鹏飞、周旭东、王晓燕、秦友伟

15

三峡库区高切坡防护重要技术、应用及推广

水利部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长江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湖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扬子江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湖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绍兴文理学院

苏爱军、伍法权、夏金梧、谭玉敏、吴永锋、邹从烈、刘正兵、高润德、徐复兴、孙云志、包雄斌、李鹏云

16

沂沭泗河湖综合调度重要技术与实践

淮河水利委员会沂沭泗水利管理局、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信息中心)、沂沭泗水利管理局水文局(信息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河北工程大学

郑大鹏、王凯、雷晓辉、屈璞、张秀菊、杨殿亮、赵艳红、谷黄河、闫磊、胡友兵、蔡思宇、詹道强

17

大型复杂跨流域调水工程预报调配重要技术研究

陕西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西安理工大学、陕西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杜小洲、黄强、罗军刚、白涛、石亚龙、张忠东、李瑛、张艳玲、刘晋、宋晓峰、张晓、肖瑜

18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整个过程调度与输水安全保证重要技术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建设管理局、武汉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谢向荣、刘子慧、黄会勇、管光华、曹玉升、段文刚、雷静、吴永妍、王汉东、陈晓楠、王长德、戴昌军

19

生态文明视觉下库岸滑坡减灾重要技术

三峡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枣庄学院、西南大学、重庆大学、深圳市东深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陈洪凯、彭辉、唐红梅、汪时机、王桂林、郑保敬、叶永、覃辉煌、梁学战、蔡宜洲、田东方、黄宜胜

20

农村水电绿色发展若干重要技术研究及应用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国际小水电中心、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浙江大学

李青云、刘德有、徐锦才、欧传奇、池仕运、顾正华、赵伟华、崔振华、王振华、黄茁、付自龙、赵良元

21

大型煤炭基地水安全评估及综合保证重要技术与应用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王小军、王道席、夏星辉、冯杰、何宏谋、龙玉桥、李伟、张楠、秦福兴、张之立、刘佩贵、李震

22

青藏高原深厚冰水堆积物工程地质特性及筑坝适宜性研究

青海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理工大学

白云、周恒、李积锋、涂国祥、王有林、任苇、白贵山、赵悦、祁军、何小亮、樊冬梅、许晓霞

23

红壤丘陵区雨水径流资源水土保持调控技术及应用

江西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农业大学

谢颂华、莫明浩、黄荣珍、李洪任、宋月君、涂安国、王辉文、张利超、曾建玲、朱丽琴、袁芳、陈晓安

24

近岸风暴潮浪集合预报与变动预警重要技术研究及应用

河海大学、水利部信息中心、水利部交通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广东水文局、上海防汛信息中心、江苏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天津水文水资源管理中心

陈永平、周国良、孙龙、潘毅、夏达忠、马经广、谭亚、潘崇伦、张金善、朱冰、董家根、顾琦

三等奖

序号

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完成人

25

水资源取用水协同监管平台重要技术及应用

安徽(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马浩、刘怀利、王铭铭、徐浩、赵和松、沈超、刘超、秦平、贾飞、朱文浩

26

堤坝渗漏隐患多源协同探测与生态修复重要技术

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大学、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中交三航(重庆)生态修复研究院有限公司

梁越、陈亮、马福恒、汪魁、袁以美、杨德宏、林统、霍吉祥、邢冰、曹磊

27

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系统管理重要技术研究与应用

黄河河口海岸科学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东营市海洋经济发展研究院、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谷源泽、徐丛亮、张朝晖、刘艳芬、洪旭光、罗先香、赵林林、毕乃双、周斌、张继民

28

贵州高原水库藻类群落演变机理、调控技术及应用

贵州师范大学、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贵州水利科学研究院

李秋华、董延军、张晶、罗欢、袁建平、吴琼、赵进勇、孙荣国、王敬富、张辉

29

防淤堵自振式水工闸门成套技术及工程应用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山东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北京力博通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山东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博兴管理站

陈祖煜、赵剑明、关志诚、刘启旺、杨正权、王金建、汤洪洁、马吉刚、张栓旺、刘小生

30

寒冷地区农村供水安全保证体系与技术研究

辽宁水利事务服务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江苏永冠给排水设备有限公司

刘旭升、李忠国、康贵春、解中辉、李斌、刘泽山、孙毅、徐宗白、王健骁、牟昊

31

北方特大城市雨洪资源利用与灾害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北京水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潘兴瑶、邸苏闯、张书函、李其军、刘洪禄、桑燕芳、杨默远、于磊、卢亚静、王丽晶

32

大掺量高钙粉煤灰及高温环境碾压混凝土筑坝重要技术研究与应用

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粤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福建恒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禹澄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福建泉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谢祥明、石爱军、汪永剑、姚楚康、季根蔡、郭磊、阳争荣、乔晓锋、汪伦焰、赵雅玲

33

高水头深覆盖大型岩塞与淤泥层协同爆破重要技术

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孙磊、翟忠保、李江、康云峰、张蓉、杨冰尧、刘雪松、邹云肖、王守利、李汇溟

34

太湖流域河湖水网综合协同调度技术体系与应用

太湖流域管理局水利发展研究中心、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何建兵、吴修锋、王船海、廖卫红、刘克强、李敏、李蓓、戴江玉、马腾飞、胡庆芳

35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重要技术研究与应用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广东华南水电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亢庆、赵永军、扶卿华、王力、余顺超、陈文贵、金平伟、罗志东、刘超群、李智广

36

穿江隧洞遇断层带及长大深基坑施工重要技术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陈永红、周琮辉、黄东军、房敦敏、叶利伟、金志国、姜方洋、付祖南、黄待望、贺新武

37

灌区节水调控重要技术研究及应用

黑龙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引黄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水利科学研究院

司振江、邵东国、黄彦、黄福贵、李其光、崔远来、王昕、孙雪梅、王柏、罗玉丽

38

水资源保护立法理论与实践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武汉大学

刘兆孝、杜群、张淑玲、吴国平、王孟、李斐、袁建平、刘扬扬、邱凉、耿直

39

洪水风险分析重要技术及软件产品研发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山东大学

向立云、匡尚富、马建明、张大伟、李娜、王艳艳、王志力、马新武、何晓燕、姜晓明

40

根据底泥洗脱技术的凉水河内源治理暨生态恢复技术创新与示范

北京凉水河管理处、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雷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李延、余增亮、冯慧云、陈静、杨丽颖、王思远、吴敬东、孙进、金泽康、杜海明

41

胶东半岛水安全保证重要技术与应用

山东水利科学研究院、山东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水利部信息中心

李福林、陈学群、鲁春辉、徐宗学、马吉刚、陈华伟、管清花、左德鹏、程勤波、贺挺

二、技术发明奖

一等奖

序号

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完成人

42

大型河工模型智能测控系统开发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南京瑞迪建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尚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夏云峰、唐洪武、陈诚、胡向阳、戴济群、夏丽娟

二等奖

序号

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完成人

43

混凝土坝智能温控成套技术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张国新、刘毅、李松辉、廖志伟、张磊、刘有志

三、科学普及奖

序号

作品名称

完成单位

完成人

44

《节水总动员》科普动画创新与多维传播

江西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有限公司

成静清、许新发、牛娇、徐珺恺、贾磊、韩姗姗、王梅

45

南水北调纪录片《水脉》

中国中央电视台、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李亚玮、何韵华、王林、芦志钢、赵赤、杨益

46

电视片《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新闻宣传出版中心

李肖强、徐清华、邢敏、白波、李亚强、张悦、侯亦楚

四、创新团队Team奖

序号

团队Team名称

支持单位

完成人

47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变化环境下水文生态效应创新团队Team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陈求稳、王国庆、鲍振鑫、关铁生、莫康乐、王智源、刘艳丽、刘翠善、贺瑞敏、林育青、陈宇琛、严晗璐、陈诚、许钦、冯然然

来源|中国水利学会

2023年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已结束,共收到有效提名成果/团队Team177项(这当中,技术发明奖4项,科技进步奖152项,科学普及奖17项,创新团队Team奖4项)。

按照《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相关规定,大禹奖奖励办对提名材料进行了形式审核查验,确定形式审核查验合格成果/团队Team160项(这当中,技术发明奖4项,科技进步奖138项,科学普及奖14项,创新团队Team奖4项),不合格成果17项(这当中,科技进步奖14项,科学普及奖3项)。

首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普查历史?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有关开展首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公告》,在2023年至2023年开展首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

首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技术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青海师范大学校长史培军就有关情况进行了权威解读。

史培军表示,首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将为我们国内经济社会持续时间发展的科学布局和功能区划提供科学依据,为我们国内开展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应对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一、整体思路

过去一年多来,应急管理部论证编制了普查有关方案,明确了三个基本目标:摸清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全国和各地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

1

集中自然灾害风险

基本要素的底数调查

主要自然灾害涵盖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等。

自然灾害孕灾、致灾要素的底数,即孕育和致使主要自然灾害出现、发展的基本因素。

重要承灾体的底数,就可以能承受自然灾害打击的对象的情况,人口、建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资源与环境等,都是需调查的对象。

历史自然灾害的底数,即历史上已出现的自然灾害情况。

02

全面调查和评估各地

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

主要评估各级政府、社会和基层三方面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政府的能力反映在自然灾害管理队伍状况、应急救援专业力量、应急物资保证能力、主要自然灾害防治工程情况等方面。

社会的能力反映在动员社会组织、社会力量、有关企业参加到防灾减灾救灾的情况。

基层的能力反映在乡镇和社区自然灾害管理队伍、有关物资保证、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的情况,还涵盖居民的风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等。

03

客观反映全国各省市地区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

风险评估途中需先开展危险性评估、暴露性评估、脆弱性评估等,反映出构成风险的各要素的情况,进一步反映出全国各省市地区自然灾害风险的大小、发展的趋势、空间的格局和相对的位置等。

二、技术路线

1

对涉及自然灾害风险的各要素进行专项平行调查。

2

在专项平行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分析评估工作。

3

在各要素评估的基础上,从单灾种高危险性、承灾体高暴露性、减灾能力薄弱、历史自然灾害高发群发链发等方面,进行识别和评估,开展分区分级分类管理。

4

在上面说的3个部分的基础上,开展单灾种风险评估,形成单灾种的防治区划。

5

在单灾种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多灾种综合和区域承灾体综合,形成综合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综合风险区划,编制综合防治区划。

三、技术特点

首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覆盖的灾害种类多、涉及部门多、成果形式多、任务综合性极强,因而在技术上进行了全面统筹和攻关。

1

综合运用多样化的

技术手段保证任务开展

工程勘测、遥感解译、站点观测、问卷调查、资料调查、统计分析、建模仿真、地图绘制、抽查核查等多样化的手段综合运用。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信息内容服务平台、云计算等新技术充分应用。

02

内外业一体化技术

同步开展

主要自然灾害孕灾致灾调查中,内业的数据整理、遥感解译与外业的工程勘探、实地踏勘等有机结合;

承灾体调查中内业的建筑物轮廓勾绘与外业的灾害属性调查相互衔接;

历史自然灾害调查中,内业的数据资料分析与外业的实地核查检验交叉进行;

减灾资源调查中,内业的统计分析与外业的问卷调查同步逐步递次推动。

03

自然要素与社会属性兼顾

既考虑自然灾害孕育出现的自然要素,也考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影响的社会属性;

既调查和评估自然要素的客观规律,也调查和评估诸如减灾能力等

以上就是本文2023大禹奖获奖名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普查内容的全部内容,关注博宇考试网了解更多关于文2023大禹奖获奖名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普查内容和考研复试的相关信息。

本文链接:https://bbs.china-share.com/news/233550.html

发布于:博宇考试网(https://bbs.china-share.com)>>> 考研复试栏目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最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博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ffsad111@foxmail.com

TAG标签: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普查历史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普查内容       ">北师大减灾院复试       ">2023大禹奖获奖名单   

考研复试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