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吃草问题是行程问题里面的一个基本知识点,其难度系数并不大,也是公务员考试中的常考知识之一,大部分同学来做这一部分题的时候都还是可以拿到分值的,但是做题的速度却不够快,所以如何才能又对又快的做出这个题目是我们一直致力研发的方向,今天中公教育在此就给大家介绍一种比较快速和高效的方法——特值法。 一、题型特征判定: 要用方法求解牛吃草问题,前提是你能够判读出该题是牛吃草问题,那如何判定题型呢?具体看例题: 例题1、一牧场,草匀速的生长。已知该牧场上的草可供10头牛吃8小时或者6头牛吃24小时。那么8头牛同时吃,几小时可以吃完? 例题2、一块匀速生长的草地,可供16头牛吃20天或者供100只羊吃12天.如果一头牛一天吃草量等于5只羊一天的吃草量,那么这块草地可供10头牛和75只羊一起吃多少天? 中公解析:这两个题都属于牛吃草的题型,通过观察发现一些共同点:①草场原有草量固定;②牛在吃草时使草量减少,草在生长时使草量增加;③有排比句出现。 总结:牛吃草题型的三大特征: 1、总量固定或者相同;2、有两个因素影响总量变化;3、有排比句出现。 二、基本公式: …… 三、方法介绍——特值法 【例题1】一牧场,草匀速的生长。已知该牧场上的草可供10头牛吃8小时或者6头牛吃24小时。那么8头牛同时吃,几小时可以吃完? A.16 B.14 C.12 D.10 中公教育解析:常规解法:设1头牛一小时吃“1”份草,草速为x,则根据公式:M=(N-x)t可得:M=(10-x)8=(6-x)24=(8-x)t,求解此方,解得x=4,t=12。虽然这个求解很简单,但是真正去做的时候会遇到两个问题,一个是如果公式记不住怎么办?二是10秒内要想解出来还是困难的,所以在此给大家介绍第二这种方法——特值法。 原理推导:根据公式:M=(N-x)t可知t=M/(N-x),因此要求时间,得先知道M和N-x,而问题是这些量都不知道,所以可以考虑设特值(特值的应用环境之一——所求为乘除关系且对应量未知),接下来的关键点是设谁为特值,一般设不变量或相同量为特值会便于求解,所以设M为特值,其次是设M为时间的最小公倍数。此题可以设M=24,因此: ……
全部例题解析请查看链接:http://dongying.offcn.com/html/2019/07/7139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