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取得成本及减值准备 合同成本除了合同履约成本外,还有个非常重要的科目,叫做合同取得成本。我们也先来看看合同取得成本的基本情况。 核算明细 · 核算企业取得合同发生的、预计能够收回的增量成本。按合同进行明细核算。 主要账务处理 · 企业发生上述合同取得成本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对合同取得成本进行摊销时,按照其相关性借记“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涉及增值税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解读 · 关键词在于“取得合同发生”和“预计能收回的增量”。也就是说,如果和取得合同无关,或者预计无法收回的非增量成本,不能作为合同取得成本确认。 说到底,要确认为一项资产,就必须未来能有经济利益流入。因此这部分发生的成本,必须是未来能够相应“补偿的”。 取得合同发生的增量成本,这点在实务中确认存在难度。结合例子,比如根据甲公司的相关政策,销售部门的员工每取得一份新的合同,可以获得提成 100 元,甲公司预期上述提成均能够收回。上述的100元,就符合“取得合同发生的增量成本”这一点,如果不取得合同,就不会发生。因此,当实务中不容易判断时,我们可以通过反推法来考虑是否可作为合同取得成本。 合同取得成本在房地产等销售费用较大的企业中,确认和计量对财务数据的影响比较大。因为当卖出去一套房子的佣金很高时,这部分佣金能否作为合同取得成本反映在报表中,会直接影响报表的当期费用列示。 当然,作为一项资产,合同取得成本也需要考虑减值测试,如果存在减值,需要计提减值。减值相应参考合同履约成本的减值。 ---------------------------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12月企业会计准则最新调整与实务应用专题课程 --------------------------- 培训内容 一模块:企业会计准则修订的背景和发展 1、2017-2019年新修订和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梳理; 2、企业会计准则修订的背景; 3、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未来发展。 第二模块:新收入准则解读和实务操作 1、新收入准则的理念变化——从风险与报酬转移到控制权转移; 2、新收入准则的五步法 合同的识别; 履约义务的识别; 交易价格的确定; 交易价格的分配; 3、新收入准则的会计科目设置和报表列报; 4、特定交易类型的收入确认与计量; 5、应用新收入准则案例解读。 三模块:新租赁准则解读和实务操作 1、新租赁准则修订的原因和主要变化点; 2、新租赁准则对承租人的主要影响; 3、租赁的识别; 4、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5、短期租赁和低价值租赁的界定和核算; 6、其他修订内容。 四模块:新金融工具准则解读和实务操作 1、新金融工具准则修订的原因和主要变化点; 2、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划分; 3、金融资产分类从四分类改为三分类; 4、不同金融资产分类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5、金融资产减值的预期信用损失模型; 6、金融工具列报; 7、金融资产转移(应收账款保理和资产证券化); 8、套期会计的新变化; 9、A+H公司应用新金融工具准则案例解读 。 五模块:其他新修订和发布准则解读和实务操作 1、政府补助准则的主要修订内容及影响; 2、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准则主要修订内容及影响; 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主要修订内容及影响; 4、债务重组准则主要修订内容及影响; 5、《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13号》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6、应用新准则案例解读。 六模块:新修订和发布准则对财务报表列报的影响 1、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修订及解读; 2、金融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修订及解读。 --------------------------- 时间地点 2020年12月16日—20日(16日报到,20日返程)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 --------------------------- 杨老师 QQ/微信:2531848726 / b18301282664 finance_train3@126.com |